看不清自己的人,往往会在别人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
小迪大学毕业一年,是刚来公司的新员工,目前在部门试岗结束,刚进入实习期。我是在新人培训课上认识了她,和我一样,来自山里。她很要强,自尊心也超级强,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总是免不了讨好型人格。她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有时候会表示出来,但是一旦遭到外界的反对,或者是其他人的想法比他喊的更响亮,她就会放弃自己的思想(想法)。
这种对外界的妥协态度,真的严重地威胁到了她的自信心。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她是不够自信的――她对自己提出的语言和行为,有一种天生的想说又怕说,说了又纠结的感觉,给人一种对周围环境和人的又敬又畏之状。
这样的表现,只希望自己提出的一切与外界存在互相协调,可以被采纳但绝对不要突兀……似乎这样才不会辜负自己,又不会打破与众人之间的共同愿望。
有一次部门周会上,做案例分析环节,让小迪发言,她根本就不敢直说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而是对案例中的老员工一顿捧和抬,然后引用一些话或者是举一些例子,来很隐晦地说明。听得有的同事连连摇头,估计她自己心里也觉得不满意吧!
小迪这样的状态,让我想起自己刚进公司的时候,也是这样,想说不敢说,说了又怕说的不够好、不够全面……其实,当自己闭上嘴巴,听那些老员工们说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说的和自己想说的也差不多。当我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开始了大胆的发言――毕竟,撇开技巧,人心可是一样的!
有时候,我们自己的思想,甚至会在一些天才的著作里找到论证。我们从生活工作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在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里,也是一样的可以深深共鸣。
相信自己吧!相信自己内心深处所确认的东西也会得到众人的承认。不要因为懦弱而爱抱歉,不要不敢直说自己的思想。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有些时候我们自己的行为思想性格,也会带给周围人全新的感受。
相信自己,相信能遇见更多的美好!
“一个人,不要限于仰观诗人、圣者领空里的光芒,应学会更多地发现和观察自己心灵深处那一闪即逝的火花。”
2024年6月2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