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母亲散步回来,母亲打开电视在看,我在她身旁打开电脑。母亲一边起身一边问我说:“要不要开灯?”还没等我回答,灯已经开了。
其实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打开电脑都不会有影响的,本身电脑就有亮光。客厅里面也不是很暗,只不过是窗户外面的阳台上晒了衣服,阳台下面有一些树木,把灿烂的阳光挡了一些,稍微没这么亮堂而已。
母亲一反常态的要开灯,以前在天色不好的时候,我经常会开灯,她老是在说我:“又不是看不见,到处开这么多灯干什么?”。
现在她却主动在开灯,感觉母亲在关心我的同时,她更想客厅亮堂一点。她可能感觉全身很冷,因为人在亮堂的环境当中会觉得温暖一点,在阴暗的地方会感觉更加寒冷。所以我觉得有可能是母亲身体不适,偶遇风寒的原因。
1,勤劳善良的母亲。
母亲一生勤劳善良,为了我们兄弟姐妹们,弃文从耕,开荒种地。让我们小时候从不饿着,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吃,平时的零食也是母亲亲手做的。
也没有让我们冻着,母亲心灵手巧,针线活做的可好了,我们的很多衣服都是母亲用一针一线缝起来的。后来家里买了缝纫机,更能发挥她的天分。
不过现在的她不喜欢用缝纫机,更喜欢用针线在缝一些小玩意儿,她觉得这样动手又动脑,她把她的智慧和爱心都缝在这些小玩意儿上。
一直没有提笔写母亲,虽然之前在好几篇的文章上,可以看到母亲的缩影,但并没有真正以“母亲”这个词来做文章的题目,因为母亲的故事太多。
我还真不知道从哪一方面来开始写,我只能零零碎碎地记录断断续续的回忆。
母亲现在喜欢自己一个人居住,我们姐妹几个便轮流着去照顾她,给她做好吃的,帮她做一些家务。
母亲虽然80多岁了,但是她还是很能干,经常自己做家务。还在家里的小露台上种一些菜,只不过她一个人吃饭的话,她就懒得去做菜,老人家能省就省。
我们过去陪她就是做些好吃的陪她吃顿饭,陪她唠唠嗑。
母亲活到这个岁数,其实她心里活得比我们都通透。
母亲放弃领工资的日子回到农村打拼,以她的勤劳做下了很多产业,但没有每月的固定工资。父亲的工资供家里日常开销,母亲的产业换来的收入都留给我们开学的时候用。所以母亲一直都没有存私房钱,要钱用的时候父亲会给,后来姐姐们出来工作了也会拿钱给她。
2,心灵手巧的母亲。
母亲年轻的时候,把她创造的财富,把她的收入给了我们的成长,给我们建了一栋大房子,让我们有很好的归宿。现在的她也不留什么积蓄,我们给她的钱不是劫富济贫就是拿来修缮老家的那栋大房子。
她说她现在有吃有住,拿这么多钱干嘛?母亲一直以来都把钱看得很淡,从不敛财,包括父亲在位掌权的时候,不拿人家分毫。她说没有积蓄一身轻松,不用担心钱怎么花。现在自己住,水电费等包括生病住院,吃药看医生,统统都要自己付。这点,我真的佩服她!
母亲的精神世界不在钱,而在她的自娱自乐!
母亲不但勤劳善良,而且心灵手巧,手工活做得可好了。
她把智慧和爱用一针一线缝起来,现在小孩子的衣服穿不了多久就不穿了,她看着这么漂亮的衣服不穿太可惜!就把小孩子的衣服改成一个个工艺品。
母亲叫她儿子我哥给她寄回来很多布料,母亲尽管眼花,但还是凭着感觉可以给我们做衣服。
以前在深圳的妹妹家里帮她带小孩,在带小孩的间隙把妹妹不知道哪里弄来的一块上好布料拿来捣鼓。结果整出一件很时尚有品味的裙子,妹妹穿去参加年会,让她的同伴们啧啧称赞。
多年后我在我同学面前说起这事,我同学听到觉得我在吹牛:“下次同学聚会,你也穿你妈做的裙子来。”
我记下了这句话。
有一次同学小聚的时候,我穿了妈妈做的裙子去。先问她,我这裙子好看吗?她看了看,回答是肯定的。然后我向她展示:“这是妈妈一针一线缝的。”她看了之后惊讶不已说:“叫你妈给我做一条。”
在单位同事聚会时,我有时也会穿上母亲做的裙子,带上母亲用我女儿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改制的小包包。他们都会说着同样的话:“叫你妈给我做条裙子,小包包也要一个。”
在一次休假期间,单位有事临时叫去。我来不及换衣服,穿着母亲做的衣服。同事看了之后觉得我的衣服很有特色问我:“这是日本买回来的?”
不但不是日本买回来的,我还把母亲做的衣服穿到日本,走在日本的东京街头,毫不逊色。无论是日本的东京还是马来西亚的大海边,母亲做的衣服都很适宜。
曾经有朋友问起我:“你家以前是开裁缝店的吗?”
我哑然失笑。母亲从不给外人做衣服,她做的衣服都是带着爱心的。她根据我们的气质、相貌、身高、胖瘦、性格定制的,她也不用给我们量尺寸,完全凭着感觉做。
3,睿智的母亲。
母亲出生在40年代初的一个中产家庭,外公年轻时是一学校校长,后弃文从医成为当地驰名的中医。被一位军官看中外公的医技,荐他到远离家乡的湖南省一单位。外公带着外婆和已经出生的大舅和母亲举家迁徙到湖南省,在那里母亲度过了她幸福的童年,解放前夕的动乱让外公选择回到家乡。
外婆的娘家家族显赫,有文化底蕴所以母亲他们受到熏陶。外公回到家乡担任医院院长,并负责编印医书。外婆从文,在学校任老师。母亲他们被送到学校读书,一家其乐融融,听母亲说,一家人在晚饭后经常载歌载舞,舅舅负责弹拉,外婆和母亲担任舞蹈。
听母亲说嫁给父亲是因为外婆看中了父亲,外婆经常和父亲一起开会。看到父亲一表人才,年纪轻轻就是政府一把手,劝母亲嫁给他。
那时候的母亲可能还不够坚强,也许听父母的话,也许缘注定,反对无效后竟然嫁给了父亲。刚嫁给父亲的母亲还没过上几年好日子,十年浩劫父亲首当其冲。那些人为了打倒父亲先把外公一家搞垮,外公的一家从此家道中落。
此时的母亲孩子尚小,外公受牵连一病不起,同时受到舅舅的积怨。
这个时候的母亲放下大家闺秀的标志,扛起锄头在父亲的家乡开荒种地。
为的是不让姐姐哥哥们饿着,那时候我是还没有出生。我记得我小时候从不缺水果吃,春天有桑葚,枇杷,黄甘李,端午前后有三华李,暑假有各种各样的梨,黄花梨,雪梨,再过就是柿子,柿子的品种很多,有些做雪柿,有些做柿饼。冬天有甘蔗,有柚子,可以吃到过年。
当然还有很多农产品,花生,番薯,番薯晒成干,每天放学回来都不会饿肚子。
母亲说这是领工资换不来的,母亲为了我们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母亲的成长影响了我们之后的路,在重男轻女的小山村,母亲坚持要送我们读书。
得以母亲的先见,我们比周围的人幸运多了,学了知识。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城市,有了体面的工作。
我们在城里工作生活,父亲退休后和母亲留在小镇。在我们兄弟姐妹谁需要帮忙时就到谁家帮忙,我很幸运,母亲帮我的小孩带到上初中。
写在最后:
此时母亲的咳嗽声此起彼伏,但是母亲不愿意做检测。她说:“知道结果又怎么样?检测又不能治好病。”我觉得也是哪里不舒服治哪里,有什么病,治好才是根本。
家里孩子爸,也有症状,而且结果反映出来了。我夹在中间要照顾孩子爸,又要照顾老母亲。我自己主动去检测,偏偏又给我开玩笑,数据迟迟没有上传过来,看不到结果。
我左右为难,只能每天戴着口罩在这个套房和那个套房做饭、吃饭。
母亲在60岁之前几乎没吃过什么药,除了偶尔吃点感冒药。
因为她从小耳濡目染外公那里的一些医学知识,年轻的时候经常读书看报。
现在80多岁,读书看报有点困难。我女儿给她买了一个天猫精灵,一个收音机,让她每天在电台听新闻,听养生知识。母亲结合自己掌握的一些知识,调理自己的身体。像她这种心脏病,从60多岁到现在20多年,经常反反复复的发作,她就是不肯动手术,一直撑到现在,靠得就是她自己掌握的一些医学知识。
母亲的风寒我怀疑是中招,无奈她不肯测一下,自己开药自己吃。吃药之后风寒有所好转,但她是心脏病患者,这种天气下很危险。她孙子给她买的血氧仪也没用上,这不,心脏病突然发作,急得我手忙脚乱,赶快送医院急救!
医生的话她不想听,我们家属只能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回家。
回家后这几天我们陆陆续续躺平,没有办法去照顾她。她就自己照料着自己,80多岁的老太太,真的让人无限牵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