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80年代的老师们站在教室里,没有多媒体,他们用挂图或者自己画图,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他们坐在办公室的藤椅子上,没有电脑、手机,手在钢板油纸上刻着考卷;或是手指上沾满红墨水在学生本子上打着钩钩叉叉。
那时的老师过着教书育人的朴实生活。不用操心房价飞涨,也没有那么多的排名和检查,偶尔骂了学生也不用担心,家长还会帮着老师一起骂孩子。那时候,老师的知识层次相对社会大多数人而言是属于很高的,那时候做老师,很清贫,但受尊重。
所以,老师的心是比较安定的,静静备课批作业,静静教书。
他们的面容里外是一致的,在家里是那样,在学校也那样。喜怒哀乐都比较简单。那时候的教书,没有太多的专业术语,没有那么多的课堂模式,没有太早出晚归,没有那么多作业,教师和学生都有比较充足的睡眠,学生没有电脑游戏和手机,春游和秋游是他们一年中最大的快乐……好吧,简单,所以快乐。
所以,当我做老师的时候,我希望自己像他们当年的样子:平和的,笃定的,微笑的,偶尔严肃的,不管怎样,我希望自己是自己原来的样子,是本人的样子,而不是端着的,那样会累;不是扮着的,那样会假。
说到底,影响学生的,终究不是那些知识和分数,而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那时的教师总是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和盘托出在学生面前,而这个,不需要高超的技术。
我要拿我真的样子,换来学生对我的真心。(读书笔记共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