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静地聆听别人说话,是一种爱,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包容,更是一种付出。
当那些七零八碎,家长里短,吃喝拉撒,喜怒哀乐的语言,从一个人口中滔滔不绝的说出,而另一个静静地聆听着,即使不言语,倾诉的那个人,心也会轻省许多的,倾诉过后,情绪也会慢慢平静,心也会很温暖和满足的。
聆听,是用心去领会,用爱去滋养的。并不是心不在焉的应付,亦或口中挤出的“嗯”,“噢”,更甚者是长久地沉默。
聆听,是有眼睛在说话,眼神中的关爱,怜悯,喜欢,是不会骗人的,是人可以感受到的。
冬日的清晨,起床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六点二十我叫儿子起床,他说:“妈,我头痛,没睡够,不想起床,也不想上学。”我想这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风在吼,冰在哮,被窝是所有人的梦想。
对孩子讲那些励志的大道理,与热被窝比起来显得那么地苍白与无力。
“五分钟,再睡五分钟”。同情与怜悯的代价是上班,上学迟到。唯有命令,才能战胜一切。儿子猛地坐了起来,“才不稀罕你那五分钟呢?起就起,有啥了不起的”。
小孩子说不想起床,不想上学,也只是一种倾诉,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想法,发泄一下情绪,也明白,床终归是要起,学照样是要上的
起床只是个序幕。
天还不亮,厨房里烧的开水冒着热气,火盆里的火烧得正旺,空气逐渐温暖起来。
洗脸是起床后,睡觉前的必修课。“这么冷的天还洗脸,我不冼。”儿子赌气地坐到了火盆旁抗议。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咦,洗过脸后,脸上怎么结成冰了,眉毛冻住了。”我大惊小怪。儿子跑过来凑热闹后,急忙去冼脸,梦想着让小脸变成一个小小的溜冰场。
涂雪花膏是女儿喜欢的事,对于儿子也是一件苦差事,往往涂后,再用袖子或卫生纸擦掉,感觉油腻腻的,不舒服。
饺子在玉米糁里游泳,儿子又在因凃雪花膏烦燥,“妈,不凃雪花膏又咋了,这么冷的天,还让涂雪花膏,我又不化妆,又不是女人,把脸弄得给刷墙一样,白乎乎的。”儿子的话已间接地暗示了我,指向了我。
他挑衅地望向我。
“刷墙,刷的也是防冻墙,相当于上战场穿上了防弹衣,刷得越厚,防冻效果越强。”我笑起来。
“真的吗?妈,我也想刷防冻墙,你看我有耳护吧,耳朵不冷,有手套吧,手不冻,就是脸冷。”儿子一脸认真地看着我。
我一言不发,只管煮饺子,看也不看他。“妈,你咋不早说呢?刷上防冻墙,是不是给脸穿上了棉袄了呢?”他有些埋怨和着急了。我还是不说话,饺子煮好了,盛在碗里,一转身,看不到了儿子。
过了一会,小脸香香的,坐在火盆旁烤火,“妈,我把两种雪花膏,混合刷了,防冻效果会升级吗?”儿子把我当成了专家,“那当然了,凡士林和大宝混用,效果杠杠滴,你可真厉害。”我适时赞美一句,太多的赞美话,他会觉得太假,水分大。“妈,你知道啥是拍马屁吗?”儿子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的小心思又被识破。
聆听,也就是他发挠骚时,你静静地,等他把情绪发泄出来,天下也就太平了,他内心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听他说,为他着想,同情他,也为他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也就双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