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是一个可以揭示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变化过程的学科。它可以告诉我们如何适应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平衡。
image.png书上讲到:社会化与个性化二者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社会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有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个体还拥有独特、难以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因为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经验,且个体具有能动性。
很显然,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棵树上也不可能长出千差万别的好几种树叶。人也如此,一方面,我们不是别人,我们就是我们自己;另一方面,我们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我们的所作所为要遵循整个社会的思维和制度。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角度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也就是说,从出生以后,我们就如同一块块有棱有角的石头,要经过社会这条大河的冲击和打磨,才能成为岸边那光滑圆润的样子。
image.png但是作为一个人,我们处处都要按社会的规则去办事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过度的社会化会使个体与社会都处于停滞与僵化状态,因此,一个社会要健康发展,又需要一定的反社会化。
以上是我对社会化的理解,我本理所当然地以为这个过程极为简单,可当我看过《死亡诗社》和《浪潮》之后,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有纪律是好的,有个性也是好的,但一旦往极端发展,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不得不说,两部电影里面同样起带头作用的老师都是很有思想的人物。他们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来教育学生,都是出于为学生考虑的良苦用心。可是,他们也是间接杀死学生的罪魁祸首。
image.png在这两个故事里,各有一个学生自杀了,《死亡诗社》中的那个死于个性化的失败,而《浪潮》中的那个死于社会化失败。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我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阳光。
一直被关在动物园的老虎不知道什么叫做血腥,一直自由惯了的鸟儿不知道什么才是归属。“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而突然有一天,有人打破了你游弋了十多年的鱼缸,在你看过大海之后,你还愿意回到从前的那个鱼缸里吗?
image.png处在青少年阶段,我们渴望被认同,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让自己有一种被认同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但当一切都回到了原来的模样,你所争取到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场闹剧,我想那两个学生的自杀也不难理解了。
当你的心中呐喊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到时候只能落得“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的时候,你会不会感觉到一种绝望。
image.png是的,这种绝望就是我所理解的将社会化和个性化分割的后果。极端的思想必然催生出极端的行为,而我们终将学会如何“戴着镣铐跳舞”,哪怕现实给我们的只有“奉旨填词”的无奈。
悲剧的展示是为了避免重演,同样是一名学生,我们不是被动接受的试验品,而是一个个有思想的灵魂。
埃里希·弗洛姆说过:“放弃自发性和个性,其结果是生命受阻。从心理角度讲,尽管人仍是个活生生的生物体,但他已经成了一个机器人,在情感和心智上已经死亡。”
image.png一个精神死亡的人,肉体的死活其实并不重要了。人们往往同情被贬遭谪的诗人,而对随波逐流的好人冷嘲热讽,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但不得不说他们都是可悲的,谁知道他们在心底里会不会把对方当成偶像呢?
在这里,我想说,我们是一个个的人,是一个个在社会影响下生活着的人,我们要在规则中有自己的立场,不要轻易地离开属于自己的鱼缸。因为,你不会知道,外面等待着你的,是小虾还是鲨鱼。
image.png或许,社会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巨大的牢笼,而是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地面上的每一个人都不知不觉地被灌进了属于一个社会的雨水,但是我们要自信地说出来,自己的一腔热血,没有被雨水洗去它本该有的温度。
文字来源:艫韽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责编:苍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