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flodisces
来源|英语原创版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33044/22e9d35431ab0e1c.jpg)
一、
A是我的微信好友,由亲人介绍而认识,有过些许联系与交流,不过现实生活中没有见过面。
我知道A是程序员,经常要加班,但不知道程序猿加班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没有经历过。
最近打算写一篇关于工作后依然坚持学习英语的文章。
而A跟我说过他一直在学英语,也一直在朋友圈看到他发的打卡学习,所以就打算找他下手。
厚着脸皮给他发了微信,想让他分享一些想法,好在他回我了。
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二、
以下是A的回复:
个人坚持英语学习,纯粹是兴趣使然,因为比较喜欢英语这门语言。
平常喜欢看一些英语新闻,如人民日报、中国日报、BBC新闻等,通过这些渠道,可以学到大量的英语知识,扩大自己的英语词汇量,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各种新鲜事;可以了解外国的一些人文知识和风俗习惯;可以做到紧跟时代,开拓自己的视野。同时平时经常听一些英文美文和歌曲,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工作中有机会接触到外国友人,可以大胆上前交流,不怯场,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可能是我接触的人不多,我没有听到过哪个理工科男生跟我说过喜欢英语,而且我朋友圈的男生有且仅有A坚持在朋友圈打卡学习,独树一帜。
刚联系的时候,他知道我学英语专业后,就问我有没有什么学英语的方法。
我回他说就坚持呀。
现在看到他的回复,我觉得这是非常理想的学习英语的状态。
既有强烈的内部动力,又有很强的外部动机。
因为喜欢,所以愿意去学;因为英语的优势能在工作中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
既有输入(input),也有交际输出(communication output)。
语言学习是一个由输入、加工和输出三个阶段构成的动态过程。 输入与输出是语言学习的两个终端行为。
来看一下我们是怎么输出的:
学习者从要表达的意义出发, 利用句法规则和其它认知技巧将要表达的意义转换为语言信息, 然后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将它展现出来。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要作出一系列的选择,诸如词汇提取、发音形式激活、句法选择,以及语用规范的照应等等。
大量的语言输入是基础,而输出则能够对内化的语言知识进行反复的验证和调整。输出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A经常与国外工作伙伴大胆交流,用英语去解决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有交流才有碰撞,才有验证的机会。
为什么要强调大胆?
虽然是英语专业,每次在公共场合说英语的时候,都会害怕出错,担心语法是不是有问题。
还没开始,心里就开始慌乱,即使有能力讲好,也表现不好。所以要克服自己的这种怕错的心理。
我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经历。
初高中经历的都是传统的“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我只是一个被动的英语学习接受者。
本科时期,有了相对多的输出场景,比如课堂presentation,英语类活动与竞赛,中外合作项目的语言类志愿者等。
研究生时期,也有了更多更好的机会,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
但是,有时候遇到大一点的舞台,我总会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连迈出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
现在觉得,即使自己准备得再好,也会由于不太自信,而感觉准备不充分。
面对这种时候,就厚着脸皮先上,总不至于表现很差。
即使表现不好,反正也没人认识我。即使心里难受,也过一两天就好了。
而这种愿意去尝试的心态才是最可贵的。
三、
A提到看英语新闻可以做到紧跟时代,开拓自己的视野,这点我特别赞同。
当然其他语言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每种语言都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在上下班的路上,我也经常看一些TED演讲视频。
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升英语水平,而是里面有许多新奇的观点、最新的研究、科普知识等,让我很感兴趣。
比如:
用一种意想不到的工具理解不平等现象:抽象数学
赋予妇女和女童权力如何有助于阻止全球变暖
你的呼吸能传递何种健康信息
员工享受工作的原因
不要曲解非洲
虽然也有些专业领域的知识看不太懂,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看这些。
有时候,看到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心里会有一种“原来还可以这样解释”的感觉。
第一眼看到“赋予妇女和女童权力如何有助于阻止全球变暖”这个标题的时候,心想妇女、女童权力与全球变暖,这两者之间怎么会有关联呢?
看完视频之后,就豁然开朗,也会为自己生活、见解、思维的局限与狭隘而忧心。
这种站在全球的立场上,去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视野,是我难以企及的。
而这种时候,语言传递的信息比语言本身更具有吸引力。
就像有时候看国外的电影和剧集一样,不是想去关注该怎么说不同国家的语言,而是想知道电影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故事、什么理念、什么价值观。
这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世界的一种途径。
四、
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总结出一种学习英语的方法了。
网络上有着不计其数的英语材料,也有着各种各样的APP,找到自己喜欢的素材,坚持下去。
不是说读一篇、两篇就可以了,也不是看一天、两天就可以了,而是强调足量的输入。
不断输出,不管是文字输出,还是口头输出。在现实情境中,大胆表达、展现自我。
学习英语的过程或许会带给我们某些相同的感受,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不同的体验。
你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想要分享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