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需要告诉你的是,焦虑并不见得就不好,因为焦虑也是一种动力。
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所以焦虑,尽管焦虑这种情绪给人的体验很不好,但这样的焦虑会催逼着我们去改变,让自己有动力去抹平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不是吗?
那么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摆在哪里?我的观点是,要看自己事实上的行动:事实上,焦虑这种情绪是否让你做出了更多的改变、促进了你更多的行动?
当你发现这个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或许你就应该学会着去接纳这样的焦虑,因为它可以带领你前进,它并不是一个“坏”东西。
但话说回来,我们所需要的“焦虑”应当是有限的,所以这样的“焦虑供应量“就应该需要被控制----当你发现,你的焦虑并没有增加你的行动量,而是相反让你畏缩不前的时候,这时候你的焦虑就“过量”了,需要被控制。
那焦虑的“量”怎么控制?说白了也很简单啊,焦虑是因为对比产生的,所以只需要有意控制对比行为就可以。
我一直的观点是,我们应该把“对比”当作是一种工具,什么工具?一种获得焦虑量的工具,即,通过见解的痛苦对比量来控制焦虑的所得量。
举个例子,我朋友圈里有很多优秀的朋友,我刷这些人的朋友圈也感到压力山大
所以,我的做法是,在我处在一种“做事状态”,很积极的过日子、很积极的做工作,这种时候我是会主动关闭这些人朋友圈的,我可不想他们来打击我的工作积极性。
而当我发现自己处在那种志得意满的时刻,我才会开放朋友圈,让我知道我切不可自满,我还远没有自满的资格。
主动的关注自己去看什么,主动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分配,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对比量。
有的时候,你没有动力了,确实需要一些对比让自己焦虑焦虑,看看精英们若是让自己感到惭愧、可以奋发图强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多受一些刺激呢?
而若是在自己已经很认真的做事、行动,对自己已经很满意、日子已经过得充实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精力去关注他人呢?
人,既要学会维持自己的行动力,也需要学会避免来自于社会面中的打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