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命哲学
视角学认识论(4):视角

视角学认识论(4):视角

作者: 明空如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5-19 12:10 被阅读0次

    在生命视角学和生命宇宙观中,视角是核心范畴。“一切皆是视角。”此为视角学之核心法则。

    在视角学中,视角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而不仅仅是看待问题的某种角度。

    其中,视角最重要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生命本身。

    生命,即是视角,视角即是生命。生命不离视角,视角不离生命。而且就生命的核心而言,唯一就是视角。就视角的核心而言,唯一就是生命。

    这是正确理解生命视角学的基础前提。

    对视角的研究,其实是对生命的研究。通过对视角的学习、研究、实践,从而获得生命智慧的领悟、升华和超越。

    而且在视角学中,视角是真正的核心,传统哲学中所说的各种范畴,如自我、意识、精神、心、自性,乃至于道、空性、如来、梵、上帝、神等等,皆为视角所涵括、含摄,无有其余。

    虽然在构成生命宇宙的五大范畴中,视角看似只是其中之一,但其实这仅仅是一种分析上的方便。五种范畴,其实都是视角或直接或间接的体现。

    超级视角本身即是一种视角,而且是最究竟的本体性视角。

    心不仅仅代表生命的心灵,同时也是一种视角,即心视角。

    视界是视角的投射,没有视角就没有视界,视界源于视角,根植于视角,始终不离视角。

    世界是视界的具象化,是视角投影的具象化。世界如何显现,本质上取决于视角。

    所以五大范畴的本质与核心,皆是视角。

    视角,如何能从看待事物的某种角度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直白的甚至看上去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具”,上升为整个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核心呢?甚至连各种宗教文化中最高的本体性范畴都无法超越这个小小的视角,而视角却超越它们呢?

    这就像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一样,再怎么恢弘、高大的宏观事物,也离不开非常微小的基本粒子。如果基本粒子变化了,那宏观事物就必然会变化。甚至基本粒子没变,只是基本粒子的排列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化,宏观上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就会导致煤炭和金刚石的巨大差异。

    所以视角虽然看似非常不起眼,但却是生命认知世界、认知自己无论如何也脱离不了的核心。甚至可以说,生命最核心的东西,不管是灵魂,还是心,还是意识,依然离不开视角。

    甚至可以说,没有视角,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一切。

    特别是在视角学的生命宇宙观中,生命和生命宇宙,从视角的角度而言,即是一个多维度复合视角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用“视角-视界”来表述。而视界其实是视角的投射。所以本质上而言,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一切皆呈现在视角之中,一切皆是视角的呈现。这也是为什么生命视角学将视角作为核心范畴进行研究的原因。

    不仅如此,在视角学中,视角更上升为生命宇宙的终极本体,关于这一点,在《视角学本体论》中已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此处不再重复。

    视角,就是这样的神奇,竟然从一个不起眼的工具一跃而成为生命宇宙和生命视角学的灵魂!

    如果有哪个人可以离得开视角而能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才是真正的奇迹。

    虽然一切皆有可能,但要让一个生命离开视角而继续存在,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连万能的上帝也做不到。因为如果上帝失去了上帝的视角,他就不再是上帝,如果他彻底失去了视角,那么也可以说,他彻底失去了生命。

    生命,即是视角。生命,永远与视角同在。

    在生命视角学中,视角的含义与视角这个词的原始含义相比已经有了大大的扩展。视角不仅代表了某种看问题的角度,还代表了生命智慧的境界,这种境界即体现为智慧的视角。

    当这种智慧的境界达到究竟超越的时候,其视角同样也达到了究竟超越。

    比如道的视角,空性的视角,如来的视角等等。这时,视角和智慧,即具有了同等的含义。

    在视角学中,视角同时涵括了以下几种含义:

    1)视角是看待世界、看待生命、看待人事物的某种角度。

    2)视角不离生命,生命不离视角,视角是生命的核心,生命是视角的核心,视角即生命,生命即视角。

    3)视角是生命宇宙的终极本体,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

    4)视角是生命视角学的终极本体和核心范畴,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

    5)视角是生命智慧境界的呈现,视角即智慧,智慧即视角。

    6)视角是抽象与具象的高度合一,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高度合一,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合一,是知与行的高度合一,是主体与客体的高度合一,是本体与体用的高度合一,是当下与终极的高度合一,是观照与体证的高度合一,是临在与永恒的高度合一。

    关于前五个方面,在之前的论述中,如《视角法则》《视角学本体论》等篇章中已经进行过比较详细的论述,所以下面仅就第六个方面再进行一些补充说明。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视角学认识论(4):视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lt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