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拒绝成长,成长就会杀了你
独一无二的驯服
理解自己的投射
荣格认为无意识发出的痛苦是讯号是有能量的,把症状还原到个人经验的终极背后,一定还有其他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
只要自我变得足够坚韧,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关键在于完整地去做某事,无论什么都好,持续转变才真的危险。
圣爱克苏佩里:“没有所谓的踩在厄运,只有内在命运。当您感到自己脆弱时,你就是被自身的错误抓住。真正要紧的并不是大阻碍,而是男鞋小障碍。”
越是象征纯洁及天真无邪的事物越容易受到感染或是受到邪恶所攻击。这是因为对立面相互吸引,也是对黑暗力量的挑战。
永恒少年必须学习应付他不喜欢的工作,而不是只做那些有着极大热忱的工作,因为去做有热忱的工作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无聊感就是生命被阻挡的症状,是个体不知道该如何将个人内在投入现实中。
一般年轻人所受的苦,部分主要来自,就内在而言,他们已经是相当具有效能及理解力的成年人,但就外在而言,他们并没有得到使用这些能力的机会,他们被社会所抑制。(青少年后进生)
如果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任务以及更多的责任,让他们成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那么一切就会重回正轨。他们是被认为困在低于他们所属的层次,以致浮现出沉闷无聊感。
痛点必须被解开,同时必须受折磨,唯有通过那样的方式才能够成熟。
个体必须维持接近情感,同时不失去与情感的接触,一旦失去了就意味着与自身的真诚人格失去接触。但是,个体也不能让情绪流泻出来。
去暴露自己孩子气甚至是叫好的表现,因此才会收到折磨,理智的隐藏智慧卡住。
只有人们受苦时,人们才能真正体验自己。个体必须附上才能成为疗愈者。
受苦的根源是成人内在的孩童。儿童是整体的,感受也是整体的。即便是玩具被拿走,也仿佛是整个世界被摧毁。
自身的重要性是与世界抗衡的力量。
《小王子》:驯服就是建立联系,彼此需要。人只有用心才能看见一切,重要的事物是眼睛看不见的。
只要那些心所能见却不为外缩减,才是真实的事物。
假性情感适应
人类若不是与某些更伟大的事物相联系,是不会受苦的,或者人类会承受如同动物的受苦方式:接受命运并随命运而死。
了不起的反抗力。
知道意义所在,就能接受一切苦难,寻找意义。
不能拒绝待在当下,总是为了生命而与此时此刻战斗。
再幼稚的孩童游戏,我们都应该认知伸张个人自尊及感受自由独立的必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