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谢跟随大家每周心理学习的陪伴和成长。随着对自己觉知的增强,看到了很多以前从未看到的,内心深处潜意识方面的情绪,惯常的模式等等。
但也同时认识到无论多么好的教养,环境,父母有温暖抱持,也不会让你的生命成长不遭受创伤。曾奇峰老师曾说过,没有创伤也是一种创伤。但我认为创伤也不一定都是坏事。打不死的东西都会使你更强大。关键是你如何看待这些东西。
我认识一位老师一直在原生家庭中走不出来,认为母亲在养育她的过程中给她带来了莫大的伤害,每每说起来这些,都会引发她的情绪的波动很难释怀过去的这些东西。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个是我们不能改变和重来的东西,过分去纠结这些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尤其抗拒不如接纳。学会在垃圾中捡金子,找到感觉曾伤害到你的这些创伤,正视她,并从中汲取正面的力量,慢慢尝试去链接,感恩,找到前行的动力。
只有尝试接纳,内心的能量才会顺畅流动,身心才会慢慢和谐,感到幸福和快乐。不要假设一些东西,如果当年我小的时候,妈妈要是这样对待我,我就会如何不受创伤。这样把假设当成事实,也会容易让自己沉溺在其中走不出来。社会的发展和大环境的发展决定了七零后的孩子很多都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因为八几年全国实行责任制,很多农村的这个庞大的群体的孩子才开始慢慢能吃饱,吃好还谈不上。父母也是经历了社会的变革,感到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可以让孩子都能不吃粗粮,可以顿顿吃饱,是最要的一件事,也是开心的,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内心充满感恩和喜悦。但是对孩子的教育,心理的变化需求,没有个具体的概念,只知道吃得饱,有学上,比起他们的那个时代已经不止好上多少了。再加上那是一个家庭兄妹好几个,父母也照顾不过来。
生在了这个时代,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既然不能改变,接受也许是最好的办法。在认清自己的前提下,不断地觉知,去修正,虽然会产生痛苦,,道路漫长,但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