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我的微信朋友圈很热闹。
发生了什么呢?
我发了三张图片,是在抖音上关注的一个账号,并配了文字“90岁的奶奶和大孙儿,俺也想90岁的时候这样式儿滴[吃瓜]努力![拳头]",于是引来了大家的围观。

明明妈妈说,刘老师肯定会哒。
我说,昂,现在就开始为美美的那个90岁努力[偷笑]。
雯雯妈妈说,刘老师,可以来练练瑜伽[偷笑]。
我说,不去练,做不了那些个动作啦。
雯雯妈妈说,哈哈哈,世人皆以为瑜伽难,其实人人皆可以,哪有天生的大师?就像远方文学,预备~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循序渐进[呲牙]。
我说,嗯,你说得对,20年前练过瑜伽,挺享受那种感觉的[呲牙]。(事实是,真的做不了那些个动作,教练做得很美,但是感觉自己做出来很丑,也挺占用时间的,觉得还是不适合自己,就放弃了。)
潇潇妈妈说,一直坚持瑜伽,会越来越优雅和年轻哟,梵达瑜伽离远方三丰校区太近啦[调皮]。
涵涵妈妈说,给姐姐点赞,给孩子们起到榜样的力量!远方文学预备级走起!
雯雯妈妈说,哦呦[偷笑],娃儿们都在远方文学,宝妈们都来梵达瑜伽,一起学习,一起瑜伽,妙哉妙哉~~
涵涵妈妈说,一直一直,坚持坚持[强]。
远方内蒙的江雪说,会的。
我说,嗯,希望咱们的90岁都如此优雅而美丽。
小方说,看着很优雅,实际上很累的,任何年龄段都该有应有的样子,那才是美好。
我说,对,任何年龄段该有应有的样子,她也不是一天到晚都这样吧[捂脸],偶尔调皮一下调济一下生活也挺好的呀[吃瓜]。(其实我感觉这个奶奶应该是拍抖音的时候穿这样吧。)
小方说,哈哈哈,我觉得她这样挺累的,不过人家有钱[捂脸]。图三那个图就假的不行了,90老太还车,挺厉害[捂脸][捂脸][捂脸]。
我说,你说得对,一天到晚那样肯定是累,就那鞋也受不了,虽说跟儿不高,可也90了,估计是拍视频时侯那样式儿滴[捂脸]。第三张图,人家就不能坐那摆拍一个嘛,别啥实话都说哈[偷笑]。主要是精气神儿,一般的90的老太太真比不了她[吃瓜]。
小方说,你可以的[嘿哈]。
我想说,我们都可以的,只要我们想去做,日复一日地去健身、读书、乐观面对生活,会都可以的。但是,我没有接着往下说,小方还那么年轻,也许她真的理解不了,我们这些年龄大了的人的想要年轻的那颗心吧。
这时,小翔妈妈说,你肯定也是这样嘀[强][强][强]。
我说,昂,很希望呀,开始锻炼身体,到时候还得再有个高高帅气的大外孙儿陪着,就太棒咧[偷笑]。
小翔妈妈说,刘老师你加油吧,那是肯定的,必须的,看到你的朋友圈,我是立刻想到好好锻炼身体,将来能不拖累他们。[捂脸]感觉跟你不是一个级别的。
我说,一样,到时候咱们就都是老太太级别啦,努力,自律,健身,不拖累娃们是底线,争取美美地就更好啦[得意][呲牙]。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这是几台戏了?
………………
由90岁时尚优雅的奶奶,想到了很多,为什么这三个图片和话题引起了这么多讨论?
我想,不管什么领域,其实都是类似的观点,人要有现代性,包括读书、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们要面向未来,要积极拥抱现代,就像这个90岁的奶奶,她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时尚优雅正能量,爱自己,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爱,这,就是明白人,也难怪奶奶的粉丝这么多。
什么书值得读?
什么事值得做?
当下的书,与未来相关的书,能给我们带来正反馈的书,我们总说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这一点点指什么呢?
我想,所谓进步一点点,应该就是以一件事为标准,就是对我们的事业是否有正推进。
如果有?就是进步。
若没有?就是退步。
这一点点,要有时间的加持,要以年为时间单位,日复一日地去做,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很多人已经证明了这个一点点,我自己也正在验证这个一点点。
比如我每天在做三件事:
1,每天走一万步以上。(这个是适合我的健身方式,而且什么都不影响。)
从2020年5月27日开始,一直到今天,每个月可以允许一天低于一万步,我做到了。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身体健康了,以前每个月都闹一次病,今年到现在只感冒过一次,还三天就好了。
哪怕天气不好下雨了,在家里走,也要走够一万步以上,这已经成为本能,不走都难受。
2,从2020年10月3日开始,每天在抖音发一张有意思的图片,配一段有趣的文字,看看一年后,会发生什么?[耶]今天是第45天。
没有做过任何的推广,只在自己的朋友圈每天转发抖音,居然开始有人关注了,挺神奇。
3,从2020年6月1日开始,每周一三五在简书发一篇文章,共发了29篇,到9月5日,简书的规则发生了变化,锁定了之前很多文章,我也正想转到微信公众号,另外,加上那会儿的工作挺忙,虽然每天都在写,存到草稿箱,但是没有发出来,一直到今天。
这件事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观察能力提升,能独立思考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能“让子弹飞一会儿",预测它的走向了,大差不差,疫情带来的烦恼心态也平和了许多。
我想用十年的时间,用每天的“三个一",去证明这个每天进步一点点,看看十年后,会发生什么?
想陪我们保定远方的老师们、孩子们、家长们,一起走向心中迷人的远方。
也想追踪,十年后,这些优秀的孩子们,你们将在哪里?
未来的我们,将在哪里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