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我甚至在想,可能很多人接下来将不会问这个问题。
为什么?
第一,大多数人的遭遇,我想在这一点上,多少有很大部分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
第二,大多数人在遭遇这样的事之后,就变得更加的谨慎,简称我们经常说的“冷血无情” ,或者说是无动于衷。
第三,当人们经历了上述的两步后,就会深深的感悟到,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别人为什么不感恩了。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在自序中,就很明白无误的说了那么一段话,大体的意思是这样的: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为了不再孤独,于是人与人之间开始寻求各种慰藉,这里的慰藉有很多,比如大家一起出去打猎,一起看星星,一起出去钓鱼,一起攻击敌人,一起分享劳动果实等。继而最终为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安心舒坦的活下去。
换言之,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会被边缘化,如果你在远古时代,在食不果腹的时间段,你做不到抱团,等待你的只有饿死,或是猛兽的袭击。于是你的孤独也就不算什么了,可是,我们先人的基因里,已经将这种因素传承了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的存在。
但是有的人就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人,会变得那般的不懂感恩,甚至的理所当然的接受别人对他的好,而完全无动于衷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第一点,以前的抱团是不得已而为之,人在非正常的情况下,想要更好的存活下去,只有寻求大家的帮忙,而不是一个人独自面对困难。那时候,我们寻求的是独苦苦,不如众苦苦。因为一个人的痛苦,如果你不释放出来,或没有人拿来倾诉的话,多少你是有些压抑的,假如时间久了,就会得抑郁症,甚至危及生命。
当然,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简单来说为的就是存活,彼此之间的依赖还是非常的强的。当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极为低下,如果你一个人想要很好的活下去,而又不寻求彼此同类的互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人本身就不仅仅是情感动物,在理论上来说,为了自身活的更好而努力的诉求与外界,当得到个人的需求后,会暂时性的开心快乐,但是时间一长,这种所谓的快乐,就会烟消云散,然后呢,又会想要得到更好的。
所以,就导致了很多人觉得古话“人走茶凉”,说起来多少有一些悲凉的感觉,但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就是一种利益选择,确切说是间歇性的利益选择。穷在闹市无人理,富在身上有远亲。清晰无误的解析了这点,这种利益选择,无非就是资源的问题。
简单说:当你处在A8或者更高的段位,A4或者A5见到你,那都是对你点头哈腰的,可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因为他们都知道,你比他强,或许啥时候还要求着你,于是不敢一刀切得罪你,不论你对他们提什么要求,能做到的他们基本都会满足你。
其实这就是一种势差。比如马云说叫你给他做一件什么事,这事情也在你的能力范围内,你会不做吗?很多人说,管我什么事,我很负责人的告诉你,你会做,而且还巴不得去做。
人其实就那么回事,一物降一物,并不是说猫和老鼠那种天生的物理意义上的天敌,而是现实社会结构中会一直存在的那么个事,说那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表明一个理——你对别人有没有用?是一直有用还是现在有用?是以后有用还是永远没用?
人与人之间的权衡,就在这种基础上进行。你仔细想想,你家里人是不是从小要你和学习好的在一起玩,就算你家没有要求,是不是也听过别人这样说过?如果你家有个亲戚混的比较好,那么是不是在你亲戚里面说话很管用?这就是刚才提到的资源的力量。
最后,我们再提一点。所谓的感恩是什么呢?有的人觉得这是好事情,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但凡是喜欢感恩这个词语的人,都被无形中在某种意义上进行了一定的洗脑。什么意思?我认为感恩呢,那就是还债!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如果你问某人借了钱,在这之后,你的这位朋友一旦有事,你就不能不去帮忙,即使没有喊你,你也得知趣的问对方到底是否需要帮忙。说到这里,懂了就懂了。
所以,只要记住一句话,你的日子就不会差: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现在不要再去想感恩的事了,做好自己吧!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春节快乐,元宵快乐,端午快乐,中秋快乐,春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