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6日,再次来到已到过多次的喀什老城。
还是要多啰嗦几句,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流水一下。
平时有关于新疆的人和事我总是要咨询我们办公室的阿依提拉老师(为了输入方便,以下简称阿老师),有时谈到美食她总是会说哪哪哪的什么东西特别好吃,而每当此时,做为资深吃货的我,自然会被人看出所流露的羡慕(说不定还有口水)。就这样在反复的咨询和不断的流口水中,一场出游成形了。其实这次出来最主要的还是得益于我们另一位援疆老师董老师,她能力超强,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上。正是她告诉我们说,阿老师要找个机会带我们一块出去玩玩,而至于她们私下怎么谈论交流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好容易等到了周末休息,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可以固定的两周休一次了,这已经比之前好很多了,原来的话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休息,也无法提前计划出行。而现在起码能有个比较靠谱的预期。
因为时间有限,初步商定是下午五点出发,由办公室的另一位阿卜杜热曼老师开车,正好五个人一个车,之前他们只是大体了解了一下我们已经去过哪些地方,虽然他们提到的地方我们基本都去过,但为了不增加人家考虑的难度,反正各种因素吧,最终我们选择了到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后面小巷去看一看。
这个地方我已经去过好多次,但是在当地人的陪同下却是第一次,一进入这个巷子的范围,阿老师就非常热情的给我们介绍这个介绍那个,我们都高兴的说,有导游没导游就是不一样,阿老师也是很喜欢说话的那种人,一会说说这个,一会儿说说那个。当时觉得,应该做个纪录片。
还是上图吧,看图说话。
进的第一家就是一家乐器店,在这里无论是城市还是巴扎,到处都有专门的乐器店,由此也看出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这个长长的带三个环的乐器叫萨巴耶(音),说是拿着往肩膀上敲,我们分析应该是类似于KTV里的那种打节奏的那种东西(我也不知道叫啥)。
各种各样的新疆民族乐器,都不认识,只知道一种都塔尔,还是因为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知道的。
从乐器店出来又来到一家铜制品店,喀什这边铜制品店特别多,喝茶的、烧水的、洗手的、蒸东西的,很多都用铜器,也许这与他们的传统有关。
这个铜锅直径大约有20公分吧,阿老师告诉我说这是民族同胞原来专门用来蒸薄皮包子的,虽然这个锅从外面看不出有多大,但是却足可以蒸三层,不过现在都不用了。
从铜器店出来阿老师说咱们先买几个烤包子吃一下,就当零食。其实烤包子我们早就吃过,不过她给我们推荐了说是最早在这里烤包子的一家,味道很好,而阿卜杜热曼老师则说,他的徒弟的包子好吃一点,看来,每个人的口味还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师傅家的,其实两家离得不远,徒弟的店说话的功夫已经走过了。
之所以走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行程就是要到百年老茶馆品茶。其实这个茶馆我们已无数次经过了,也知道这个地方,刚到喀什逛的时候就在这里拍过照,但是却从未进去过,看来冥冥之中就是要等这一天。
茶馆在二楼,这是一楼到二楼之间,墙上挂的是波斯毯。
台阶旁的窗户放着几个茶壶。
还没走上楼梯就看到有人在给当地的喝茶同胞拍照。台阶旁边的墙上据说是用芦苇编的席子。
虽说是百年老茶馆,却感觉比去的大多数民族餐厅要干净整洁许多。也许这是作为重要的旅游景点特意收拾的,又或许是老板特别注意卫生,反正是很干净。
沿着墙坐了一排的维吾尔族大叔,还有几个是后来交谈才知道上海来的几位游客。听阿卜杜热曼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喝茶的坐法之后,我们确信,无论是从长相还是从坐的方式来判断,都能看得出你是不是民族同胞。图片中有两位是对面而坐,你再看那些大叔,都是靠墙而坐,这就是区别,没有面对面坐的。
座位也是有顺序的,坐在最外面的是年长者,然后按年龄依次往里。男的坐完,然后是女的,不过据说这里几乎没有女的来喝茶,应该这是传统,原因请自我分析。当然现在茶室里的女性也多了,但都是游客。
这是坐我旁边的两位大叔,一壶茶,一盘干果,外加半块馕,构成了一下午的休闲时光。
那位穿蓝衬衣的大叔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吃干果。
左一是我们的同事阿卜杜热曼老师,也是他为我们友情提供了交通工具。这是他在给我们演示如何倒茶。照片中的茶按他们的说法已经倒的太多了,倒的茶要在两三口之内喝完,量的话大约在杯底三分之一处比较合适,这与我们当地的“酒要满茶要浅”比较符合。而且倒茶时要贴着边倒,不能起泡,不然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这是我跟上海的三位旅者交谈,这三位应该是休年假,说是明天就要回去。
就在跟这几位聊天时,外面忽然想起了音乐和歌声,我们赶紧跑到屋外的阳台。
一把都塔尔(?),一个手鼓(其实我都不知道叫啥)自弹自唱,旁边的几位大叔看到游客越聚越多,也纷纷加入到弹唱的队伍,这个民族的特点,人越多,越热情,而且都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艺,毫不怯场。一位大叔甚至邀请一位内地女游客在这狭窄的阳台上跳了起来。
因为我们还有别的地方要去,就没有继续跟这几位大叔嗨下去,按照他们的性格,估计可以一直弹一直弹一直弹。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