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苦笑着取下眼镜,用手指揉着发胀的眼眶。
不论一带一路还是小微企业创业——所有好的预期都在未来,而当下你面临的都是矛盾与困难——能做“加法”的地方屈指可数,需要做“减法”的地方却到处都是……你却只能坚持先打完这幅烂牌,期待下一轮能拿手好牌。
电话铃声响起,尖锐而急促。
你抓起电话,听筒里的声音充满焦灼:“总理,医改试点不大顺利……”
你心里一沉:“怎么了?”
“试点城市——渝州出事了……”
很快,关于渝州医改试点引发的群体事件报告送上你的案头。
事件经过很简单:大概有数百名尿毒病患者与家属在渝州医改试点几天后突然堵塞了渝州市政府附近的交通,引发全城关注。由于医改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这个事件很快通过自媒体快速扩散,成为全国性的热点话题。
“愚蠢!”你拍案而起。一个酝酿数年精心设计的医改方案居然因为技术性失误而走到改革者意图的反面,让你痛心疾首又怒不可抑。
医改!医改!你咀嚼着这个名词如同含着一颗苦涩的橄榄,数十年曲折复杂的医改历程如电影般在你脑海里一幕幕回放……
华夏国执政之初实行高积累低工资制。基本模式大致是这样,假如一个工人的工资应该是100,那么实际工资只发30——顶多能满足工人基本的生活开支。另外70国家收走——但也不是全部拿走,其中还要拿出30以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福利分房的名义回馈职工。另外40国家就投入到发展经济中——工业基础建设、产业布局等等。
这种理想国的计划经济模式执行数十年后执政者发现已经难以为继。原因很简单,因为决策失误或者其他政治的原因——国家拿走那70已经折腾得精光,财政没有任何积累,无法继续为老百姓提供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福利分房。
没办法,你的前前任就做了第一个“恶人”——以市场化“改革”的名义——总得有张遮羞布是不——推行医疗市场化、教育市场化、住房市场化。后两化暂且不论,啥叫医疗市场化?就是除了体制内以及极少部分老职工,其它老百姓看病一律自费。更绝的是,对医院也一刀切——除了妇幼保健院以及卫生院,其它普通医院财政第一年按照过去拨款30%补贴,第二年开始自负盈亏国家财政一分钱也不给了!
财政耍流氓,老百姓就苦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