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过半了。
01因成绩带来的焦虑和痛苦
犹记得十一月一日我在办公室泪眼婆娑,努力抑制着内心的不安和痛苦。还是因为成绩。从教六年来,我从未因为成绩而如此伤心过。当然,让我忍不住哭的更多的是来自外界的压力。
当被直接点名在群里时,那种耻辱感真的实在太真切了。那几天感觉身边的一切都在嘲笑自己的无能。
事实上这第一次段考,确实让我大吃一惊。我那么努力认真地备课,努力地靠近新课标所要求地去教学,结果换来的竟然是此等结果,竟然是双双倒一。这让我迷惑不解,更让我怀疑自己。同事的安慰让我心里好受了很多。
事实证明时间是治愈一切的好良方。一号以后,我便慢慢地走出来不再在乎了。尽管偶尔也感觉到不适,但是一闪而过,不去想这些糟心事。只是心底里还有隐隐的害怕,如果下次还是如此,该如何面对。于是对下一次有了期待也有了焦虑和恐惧。我想这便是那个所谓的上面想要的效果吧,让老师处在一个自我焦虑中。
这半个月,我调整了教学的方向,又变成了一课一课地讲解,让后把课前五分钟活动改变,变成了讲作文和抽查。平时的作业也加大了量,不断让学生去练习。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有所提高,可是无论如何,我想这次考试让我对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深刻意识到如今教学中多么强的功利性。可是我没办法改变。
02 改变自我
我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所以我改变了教学策略。然而我也开始感觉到了课堂的枯燥。
我不想如此,于是我努力找出第三条路。我不知道自己会在这里呆几年,但我知道,我可能这辈子都是要教书的,这大概是我一辈子要修行的东西。如何能够快乐地教学呢,我还是意识到一个点,读书。
从十月九日左右开始,我每日开始看书,本来想听课,但是听了几日又没有继续听下去,今日还是要继续听下去。
没有听课的日子,我每天都在读书,读红楼,读哲学。可是单单读,并没有感到心灵的充实和安宁,我感觉应该去交流。可是交流的人太少了。所以写作才是一个好的表达方式。
读书也是没有目的的读,更不能带来更多的美好。
所以接下来,读书也是要有目的的。
听课也要听,把事情做完,好好做。
另外,少说话,话一多说,就会浮躁,就会得意忘形,就无法宁静。
孤独地自处,才能求得内心的安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