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山河梁保森
2015-08-19 15:12
水墨山河梁保森
字号:大 中 小 时间:2015-08-19 06:12:5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社-中国经济新闻网作者:记者 吴建有
梁保森,字超凡,号莫忘,1973年生人,出生于河南登封,自幼痴迷书画,后拜师著名画家郑玉蓖先生,潜心学习书画,昼夜不敢懈怠,精求探索。 习书画,自然提炼加工夸张,取觉于自然造化,中得心源,师传统创新不拘一格,曾随师郑玉蓖遍游祖国名山大川,饱览奇峰大川,每砚边抒情流露笔端,胸中自有山河面貌。
作品《传经送宝》气势雄浑苍遒,意境新颖,纯朴,以强烈的艺术审美视觉,荣获少林寺建寺1500年,全国少林杯优秀奖。作品《柿》在全国新人新作书画展中获金奖,并被中外文化艺术中心收藏。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书画展中,作品《巍巍嵩岳春来早》获银奖。《小桥流水人家》荣获中国精英书画大赛佳作奖。
梁保森,现为中国国画艺术家理事,中国当代山水画协会副会长,中国轩辕书画院理事,民革中国画院院士。
“艺海泛舟”是对一生追求艺术事业者的美好比喻,而对于真正从事艺术的人“泛舟”来讲,并不是像平常人想象的那样自由漂流,任意荡漾,十分惬意,而是一项十分艰苦的事业。实力派青年山水画家梁保森的故乡在河南嵩山,从一生下来到现在,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他也在大自然的熏陶中,在灵山秀水的浸染中,成就着他的艺术人生。
从牙牙学语开始,梁保森便在家门口那块大青石上扳山玩泥巴,得了石气;一上小学,书包里总不断装满鹅卵石,屡遭父亲的巴掌也总未中止;上中学时,曾一趟趟步行几里到颖河及几十里的少林寺、中岳庙、黑龙潭……看车厢石、摩崖碑、画像石、达摩洞、无极洞、启母阙……
似乎觉得,石头是他的魂魄。在跟随郑玉坤院长实习时,他的重点是石头。而今的“石斋”里,且不说摆有多种多样的嵩山石,即便绘画、书法,朋友们也说画面和线条带有石的意味和情感。
所以,梁保森的山水画有明确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人文感受,画作体现了他对山水精神的深刻思考和理性认识。最大特点便是抒情写意,气韵生动,他笔下的山川雄伟瑰丽,豪迈刚健,气势夺人,那坚韧峭拔的丘壑、蜿蜒出没的流泉,变幻明灭的云烟,姿态各异的树木使他的画面即凝重大气,又空灵秀雅,即冷逸幽寂,又朴厚澄静,动中有静,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其山水画的壮美景象让人从中领悟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作品中浸透着精、气、神,对嵩山石的情由独衷。
梁保森说,登山是山水画家艺术创作的前提,也是提高山水画境界、追求审美理想、传承民族艺术精神的必由之路。自己的“登山观”是静观、定观、洞观。
他说,所谓静观,即“澄怀观道”。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面对自然千变万化的美景,排除杂念、妄念,平心静气,观察、体味大自然之美,才能不仅发现山水的外在之美,更能感悟其内在之美。倘仅限眼观,则不能观其全貌,悟其深美。身卧山水的怀抱之中,由自然美境到心境体悟,达以痴迷,入进佳境而忘我,斯为“达观”。不过此“关”,无以“心观”。所以,静观是登山采风、体验生活的第一关。其在于“体悟”二字,由静入境,达以心慧。
所谓定观,即定心留驻。静心,尚须“定心”,“定心”,讲的是功力。所谓“禅定”是入佛境之门也!面观千变万化的自然物象,要主观地、能动地、深层地进入一种“无相”的真性之境界,痴迷于即时即景的幻化之中,要有选择景仰的形象,虔诚的持守以物,定物取象,此为定心留驻。只有在“定心”之中,才能训练艺术的“定力”,没有“定力”是体味不到自然美之真味,也感悟不到自然美之真意。所以,观山应深思潜心、定神心物,才能达到心取诸物之神、之意的目的。
所谓洞观,即洞心达观。登山之意在于“读山”,静心窥探眼中之山、之水、之云、之树,求以表象,更要洞达心地。通过细小岩石缝隙,微妙的纹理变化和特异的形质与个性,洞察自然物象内在的运动规律,透析其美的原生特质,方能由物象到物我,由物景到意境,方得心境洞达,心画乃出。
而一次次太行山的艺术写生之旅,让梁保森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创作出了多幅优秀作品。他介绍,迎着朝阳登山趟溪流,到观音庙拜菩萨听松涛,深入山村体民情察民风……看到山民在梯田中刨地、挖坑、种菜、晒粮……梁保森想起了少时在嵩山家乡的生活情景。所以,他遇见老农问声好,聊上几句话,十分亲切像回到家乡一样,感到这山就是他的山,家就是他的家。太阳把山村照得暖亮暖亮的,山民们喜笑颜开。峰头的朝阳与山民脸上的朝阳正是他要寻找的“山水人情化”标志,才体悟到导师“把山当作人来塑造”的含意。由此面对半山腰的村庄,写出了《家在风中胜是景》。
郭亮——以展现太行人顽强拼搏精神的典型,在悬崖上开出了一条幸福路,扬名于世,吸引了全国各界人士的光临,由此也成为画家仰慕的地方与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及实力派画家写生创作基地。我们从颖河嵩山故里也是寻找太行精神的大美。
到景点后没有休息,梁保森就将长卷铺在石上画起来。从东北的古炮楼开始画,沿石崖向西延伸把人工开凿的“天道”作为主体,画一段、卷一段四个小时一气画到天黑,第二天一早接着画,从“红军桥”画起,瀑布、山寨、栈道于观景台,从北崖水上古庙画到南崖“崖上人家”,最后一气延伸到东南方的峰巅结束。此次写生产生了今后的作品《山中云雾起》《传经送宝》《巍巍松岳春来早》《小桥流水人家》《柿》代表作品。
中国山水画的描绘对象是大自然的山川美景,体现的是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作为国画的重要分支,山水画一直是国人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是画家表现对自然美景的真情实感的艺术门类。因此,一幅好的山水画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
在不断的研习和创作中,梁保森对笔墨的理解越来越深,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山水画笔墨风格,他的山水画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灵活多变。在景物的处理上将西洋绘画构图相结合,把高远、平远、深远巧妙地加以灵活运用。画面既有西洋绘画的空间层次,又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壮阔场景。另外,他极其善于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一边揣摩领会传统文化,一边追随时代脉搏,形成了既古朴又现代的独特画风。
他山水画的另一特点是抒情写意,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他数次赴太行、游房山,漫步在名山大川之间,不断地写生,积累创作素材并加以分析研究。北方山水的雄浑大气给予他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他将眼中的山水经过艺术的加工取舍,化成胸的丘壑,进而化为笔底的千岩万壑。
梁保森总结说,山水画最难的阶段是创作,是既真实又玄妙的一种由真情向诗情幻化的过程,是既浪漫又亲和的一种由诗境到画境相得益彰的升化过程;它若隐若现、时明时暗,是一段最难走的“天道”,也是最有趣的“苦道”与“乐道”。亦是一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真切切的感知“心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