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与书评
《天生非此》:爱的原罪,只能自我救赎

《天生非此》:爱的原罪,只能自我救赎

作者: 立夏时节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16:58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电影《风雨哈佛路》讲述的是一个出生于美国贫民窟的女孩丽丝,在成长过程中目睹了父母吸毒、酗酒并且患艾滋病去世,她下定决心要跳出家庭的怪圈。经过两年的坚韧努力,丽丝读完了四年的高中课程,拿到了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走进哈佛大学,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在大学暑假就看过这部电影,也许是拍得比较轻盈(主角表演得克制又淡定),也许是场景没有那么恐怖(几乎没有眼泪和惨叫的场面),我的感受一掠而过,只知道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逆袭故事,与我成长的环境完全不同,没什么值得参考的价值。

    这些年我时不时会想起这个故事,但是从没有重新再看一遍,直到读到英国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的《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才又一次看了丽丝的故事。

    图书封面

    故事和书本有着相互印证的作用,也让我有机会运用书本的知识去审视自己的成长过程,许多很多年想不明白的事情在这期间逐渐揭开了蒙在上面的面纱,给了我颠覆性的思想反馈,我终于有机会也有能力真正明白自己。知道从何而来,才能知道该往哪里去吧。

    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是一名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家、记者、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和主持人,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詹姆斯的父母和三个姐妹都是心理学从业者,他们兄妹的职业选择按照书中的理论是受到父母言传身教及身份认同影响的。他在书中披露了自己和孩子的成长故事以佐证自己的研究结果,这也是书本一个很大的亮点。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提出的主要论点是,孩子的性格之所以与父母相似不是基因的作用,而是家庭养育方式造就的。特别是所谓精神疾病的“遗传”,同样如此。

    我们经常会说,一个孩子长得很像他的父母,性格和行事方式也很像,自然而然的人们会认为,是基因决定了一切。作者通过引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新研究结果和大量的案例向读者说明,代际遗传的作用才是左右父母子女相似性的根本原因。

    本书的正文部分共七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总括父母子女相似的原因及案例分析(第1-2章)

    二、具体分析代际遗传(特别是负面遗传)的原因和方式(第3-6章)

    三、两类天才所受教育模式得出的启发(第7章)

    作者在论述中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研究实验和真实案例,众多的专业名词、相似又冗长的名字让这本书读起来稍微有点难度,但恰恰是这些真实的案例让作者的观点更加可信。而且当真正读进去以后,会发现作者的语言非常朴实,思维发散,逻辑清晰。

    全书思维导图

    我们为什么总和父母一样?基因仅仅决定了我们外貌的相似和部分性格的类似,父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身份认同、虐待和关爱才是造成彼此相似的根本原因。

    因为年幼的子女无法自己生存,只能全然依赖父母,所以父母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通过言行举止和要求将自己的态度传达给孩子。婴儿没有自我意识,他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父母如何对待自己,所以遵从父母的意志是人类的生存本能。在这种本能的教导中,正面和负面的信息同时由上向下传递。

    由于父母的人生阶段和心理状态不断地变化,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子女,因而造成生长在同一家庭的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出生顺序、性别、同胞竞争、父母的偏爱和厌恶感影响了我们在家中扮演的角色,而父母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成长包袱”也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个“成长包袱”就是父母当年也是受到祖父母同样的对待,才学会用某一种方式去对待子女。“成长包袱”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和父母子女双方力量悬殊造成的。

    “成长包袱”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虐待”,它是子女同父母相似的最大成因,因为虐待会开启绝望而强制的机制,进而造成人们重蹈覆辙。

    虐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虐待(例如受到不当处罚、被粗暴对待、看到其他兄弟姐妹更受父母喜爱)、对精神或身体忽视、身体虐待、体罚、性虐待等。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虐待,即使我们再不愿承认。不愿承认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对父母产生了身份认同,就像我们认为自己做错事父母体罚自己是天经地义一样。

    为何父母会虐待子女?因为父母会将自己的消极情绪传达给孩子,这些消极情绪一部分来自于养育幼儿的压力,一部分来自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面对柔弱无力的孩子,父母最轻易也最自然最直接地展示自己的无助、暴躁、烦闷等等,孩子也最自然最直接的接收到这些情绪。

    幼儿没有能力识别父母的情绪,也不会消化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同样的方式表达自己,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其他人(如同胞、朋友、同学、长大后的人际关系中的其他人员)。

    为什么虐待的杀伤力那么大?因为早期的受虐经历(不回应、不稳定或虐待的照料方式)会对脑的电-化学方面造成影响,从而造成异常高或低的皮质醇基线水平,皮质醇激素会秘密激活大脑中“战斗或逃跑”的体系,使人对威胁更加敏感。

    这种高或低的皮质醇激素影响的后果持续期十分漫长,因为大脑已经适应了不正常的激素水平,时刻在备战预测可能出现的厄运和痛苦,所以很多成年人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出现不正常的过激反应,就是童年经历的后遗症在起作用。

    虐待的最主要表现方式是“我很好,而你不是”机制,是将自己厌恶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的现象。父母如果受到压力,感到悲伤或愤怒,那么就会用这种方式激发他人(配偶或孩子)的情绪,从而得到解脱,这种方法是一种情绪的转移而非消化和克服。

    如果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长期处于这种莫名其妙的不良情绪发泄桶的位置,这种模式就会演变成一种精神虐待。孩子会生活在一种对父母的坏情绪的无名恐惧中,每天过得提心吊胆,要随时留心虐待开始的迹象。

    之所以父母会这样做,根源通常是他们也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过同样的对待,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养育方式造就了父母子女的相似,也即负面情绪和性格的代际遗传。

    整本书是一个观点的延伸和闭合,作者提出的所有案例和论证都是为了解释代际遗传而非基因,才是决定家庭成员相似的根本原因。而这个结论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每个人都可以从家族的负面轮回中逃离出来,只要你开始意识到问题,并且使用与父母完全不同的方式去养育自己的孩子。

    回到《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丽丝为何能够从父母的命运中解脱出来。我在查看了主角真实的故事后总结了几个原因:

    1,父母吸毒并且把所有的钱都花在购买可卡因上,但是未对她和姐姐进行殴打、谩骂——童年未受极端的身体虐待和心理虐待,只是成长的环境让她无力改变什么只能承受。

    2,母亲总说,“总有一天,生活会变好的”,父亲鼓励她阅读,偷书给她看并培养她对文学的爱好——外界的力量加持,她有了另一种精神支柱。

    3, 儿时的美好记忆让她对母亲产生身份认同,觉得总有一天可以重拾母爱,但母亲艾滋病去世的打击让她看到一切幻影的破灭——改变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而阅读和基因遗传的智商使他拥有改变的能力。

    4, 8岁就开始清扫街道换取报酬,照顾自己及父母,因此拥有与父母完全不同的坚毅性格——这一部分取决于为了维护家庭完整而被迫成长为比父母更成熟的大人,一部分取决于观察到父母的堕落而刻意远离,一部分取决于父母吸毒后对她的忽视让她拥有第三者的客观角度。

    丽丝独立、孤独、坚毅、沉默,仿佛有一层独特的光芒围绕着她,也可以说她在无意识中制作了一个自我保护的结界。她始终是家庭的拯救者和原谅者,因为整部电影没有一句她痛骂父母的台词,但在母亲葬礼上的挣扎和不舍、得知父亲也患了艾滋病后的惊讶和痛苦,让人看了无比的心疼。

    她始终站在一个旁观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家庭,这让她有能力意识到问题并且改变。这也是奥利弗·詹姆斯在章节最后的建议中给出的终结代际遗传的方法之一。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中多次强调,相比于给孩子留下物质财富,把爱和情绪健康传递给子女更加重要。

    要做到这一点,他给出了以下建议:

    1,拥抱养育者的温情,明白积极心理和正面性格也会遗传,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积攒力量。

    2, 通过回忆和询问,了解父母甚至祖辈的成长环境,找到家族负面心理的根源,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3,相信代际遗传是养育而非基因的作用,形成自我意识,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及环境,并着手解决可改变之事。

    4,女性养育者在孕期和产后要避免压力,及时回应婴儿需求并满足,在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后,使用“爱的炸弹”方式重设3岁至青春期的情绪调节器。

    5,建立平等的沟通顺畅的亲子关系,父母在情绪不好发泄后要及时和孩子沟通,解释原因并尽量减轻孩子的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就像书本的副标题所说的那样,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清晰且科学的定论。

    我们呱呱坠地之时,带着父母的爱和期盼,也带着祖先的痛和伤痕。如果说爱和期盼是生命的阳光,那么痛和伤痕就是生命的黑暗,这是每个人无法逃脱的命运原罪。往前看,历史无法更改,往后看,未来只能靠自己开拓。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子女,要相信人类的强大精神和爱的抚慰力量。人总会长大,黑夜也总会过去,或许回望之中才惊觉当时只顾着哭闹和害怕,忘记了暗夜里也有星星一直在闪烁。

    就如奥利弗·詹姆斯在书本中所说的那样:“更重要的是,我们童年的受虐经历经过时间的洗礼,就如同暗淡的铅蜕变为闪亮的金那样,绝望恐惧甚至能够转化为创造与领悟,而我们长大后的很多成就就是这一过程的结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生非此》:爱的原罪,只能自我救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tr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