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 素问 刺热篇 第三十二》,看见这一段: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赜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这是一段能读懂的,而且我有实践经验的。
左肝右肺指的是肝气左上和肺气右降,并不是说实质的肝和肺。
实质的肝在人体右边,肺左右两边都有。
书里面说,左边脸颊突然变红,说明有肝热。
印堂位置突然变红,说明有心热。
鼻子位置突然变红,说明有脾(胃)热。
右边脸颊突然变红,说明有肺热。
下巴位置突然变红,说明有肾热。
按照这个内容,我们都可以轻松从脸上看出究竟是身体那个臓有热,然后做出针对性调理。
比如说我有时候会有鼻翼发红肿痛的症状,这是典型的胃热,最好的调理办法就是控制入口的食物,清一清肠胃。
《黄帝内经》还说这种脸上发红,其实还不是重病,只是说明某个臓有热毒,如果这个时候就好好调理清理热毒,就符合中医的治未病的思路。
综合来说,这就有点中医诊断的面诊(一照面就看脸下诊断)的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