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56:做个红裤头不外穿的“超人”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真知道的人不会轻易谈道,好谈道的人则并不真知道。有意识地滞阻声色犬马的感官通道,管控关闭欲念的大门,消磨与道不符的犀利与锋锐,从纷纷扰扰的生活琐事中抽离出来,隐藏自身的光辉与道相和,化去各种浮华混同于尘垢之中,这便是合于道的玄妙齐同。所以没有所谓的亲近,也就没有所有为的疏远;没有所谓的利益,也就没有所谓的危害;没有所谓的高贵,也就没有所谓的卑贱。能如此者自然能受到天下人的尊崇。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的前身是动物。从进化演进的趋势来看,人的去处应该是超人或神。作为“超人”的人,当然不是要去做个红裤头外穿的风流壮汉,而是要超越人本身的局限性,让自己以“合于道”的方式“赞天地之化育”——助力天地化育万物。
对于人而言,为学日益也好,为道日损也罢,都不是为了将自己“吃”成一个臃肿的大胖子,而是为了消化所学,将之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实践所悟之道,解决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
满腹经纶、一无是处的不是好学者;舌灿莲花、百无一能的也不是真正的悟道者。学问也好,道行也好,不是拿来装点门面的,而是要用来解决问题——帮助人向“超人”进化的。
人和“超人”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当然不是“红裤头外穿”,也不是超人会飞,而是“超人”超越了常人,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干扰与影响——“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
笔者早年有个同学,在广东一带做过多年的培训讲师,同学聚会时,和当年与他成绩相仿的后来在老家当地乡镇企业里做设计师的同桌吃饭,后者不怎么注意修边幅。坐在一起时,单纯从外在形象看过去,两人看上去像是差着十几岁。在乡镇企业做设计师的同学发自内心地艳羡在广东做培训讲师同学的光鲜亮丽,向他讨教“致富”的经验。
培训讲师就是培训讲师,略作思考后说出了惊人之语:若真想暴发致富,不妨站在小镇最繁华的十字路口,看见有人来就大声喊一句“我是傻瓜,我是笨蛋”。只需有勇气这样做足半个小时,未来境况一准会有所改变。
在乡镇企业做设计师的同学当然不肯这样做,他可以不怎么修边幅,但他不可以在小镇里失去自己的尊严。真依照培训讲师所言去做的人,首先是自动关闭自己感官通道的人,必有一副狠下心来不在意他人看法、说法的心肠才敢于做出那样的荒唐事。只这一点,便已经是对自己的突破与超越了。至于管控关闭欲念的大门,消磨与道不符的犀利与锋锐,从纷纷扰扰的生活琐事中抽离出来,隐藏自身的光辉与道相和,化去各种浮华将自己混同于尘垢之中,倘若真正做到了,无需红裤头外穿,便已经是超人了。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常人世界里,贫穷与富有、利益与危害、亲近与疏远、高贵与卑贱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但在真正受到天下人尊崇的人那里,是无所谓亲,无所谓疏;无所谓利,无所谓害;无所谓贵,无所谓贱的。因为真正受到天下人尊崇的得道者,首先是具备超然眼光看天下万物的人。
从这个角度,我们回过头再去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便容易理解了。没有超然于常人的眼光,哪里配做什么“超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