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28 周四 阴
今天的心情如此刻的天气,些许压抑。深处环境中,无能为力,自诩不再天真,但仍旧渴望孩童般的天真能跟随左右。体谅并不代表理解并具有建设性思维,看不到光亮的日子,退居一室,跟随魏老师的步伐走入里尔克心里,寻得片刻安宁。音乐响起,泪水流下,我们的时光终将走向何处?终有一个地方,会承载你的时光,那里夕阳永不落下,世界永远金黄。
这封信是最难的一封,不在里尔克的字面意思难,而在“爱“本身。爱、性、神、创造都是人生根基性的概念,我们要形成自己的立场与信念。我们对这些问题都有一个立场,但我们不一定有一个有意识的立场,经过反思的立场,我们的反应与选择与我们的立场都有关系。读经典是对原理立场的反思,对三观在某种意义上的刷新。此种刷新需要很多次来完成。一旦完成转变,看待人生的眼光就不一样。
干老师的解释:爱,和前面所说的神秘的“性”,和前面所说的“神”,都是对同一个伟大事物的不同角度的表述。性,突出其生生不息的创造性;神,突出其统一的超越性;爱,介于二者之间。如果说性,倾向于人不异于生物的创造本能;神,倾向于人不异于神秘的形而上学渴望;那么爱,侧是介于生物性和神性之间的人性。
但是,爱的本质,仍然是生命的完成。因为爱自己,就是让自己完成自己,爱一个人,就是让他获得至高的成就。因为对里尔克来说,生命的绽放或者实现才是其价值的体现,而对这种成就的培植和守护,就是一种爱。
而另外一种爱的含义,是相互“消遣”:用朋友来消遣寂寞,用肉体来消遣灵魂,用婚姻来消遣一个人的不安全感……我们可以在社会上,发现许多冠以爱的名义,实际却是让生命不必也不敢面对自己独特存在的现象。甚至学问本身(像一种简单的形而上学),甚至宗教信仰本身,都可能只是这样的消遣。
爱是成全,爱是实现,爱是帮助成全和帮助实现。
既然生命的本质是创造之歌的延续,那么作为生命本质的爱,同样应该是这创造之歌的实现。
但是,这爱不是你的个人意志,这不是你可以选择买或者不买的一件商品,它是一种对本质的尊崇。就像你可以皈依神灵或者叛逆神灵一样,爱,同样可能被你的意志所否定,所实现,但是,它的实现将不是你个人的功绩,它的实现将是生命的成绩。
错误归于生命的小我,成就归于生命中的大我。
大我就是无我,大我就是我实现我,就是有我。
干老师解释就是干老师对里尔克的理解,但是我们读干老师的解释,仍旧需要解释,因为我们与干老师之间也不仅仅是遣词造句的距离。
性,是指原初的性,创造性的动力,它与神、爱一样,是对同一个伟大事务不同角度的解释。爱不仅仅是两性只爱,也有信仰之爱。关于爱,我们有一种形而上的本质的理解,可以把它当做传统,当做一种本质的、本真的、根本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只是分享它,弘扬它,就像你可以皈依神灵或者叛逆神灵一样。爱的实现是生命的成绩而不是个人的成绩。宗教里面讲,我犯的错误是我的,我的成就不是我的,这是上帝的荣耀。只要我们是真正的爱,爱就是那个本真的、超越我们的那种大爱在我们身上的显现,所以它的功劳不归咎于我们,但问题一定是出于我们的。错误归咎于生命的小我,我犯得错误归咎于我的情绪,我的欲望,我肉身导致我的迷失。但一旦我走对了路,我的成就归咎于我生命中的大我,而我这种具体的、个体的肉食只是一种道路,一个途径而异。大我就是无我,就是我实现我,就是有我。
我们今天很容易自我膨胀。我们一定要知道人的有限性,因为人的有限性,我们做对了某件事是因为我们遵循了某个传统,对某个本真东西的遵从。这个东西是超过我的,也可以说是超我。超我意味着某种理想,我只是把这种理想实现了而异。基督教会说荣耀与主,既是无我也是有我。我不是一个狭小的我,我总是人类某种理念,某种理想的显现。我是道路。
爱、性、自我,都是人生根基性的。当我们在读里尔克时,我们沐浴在里尔克的语言里,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知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不同的人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启发和丰富我们对爱的方式。读红楼梦也会获得爱的洞察,读纪伯伦,读泰戈尔也一样会获得。也就是说,不同的人不同的作家、哲学家关于爱都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会启发和丰富我们。我们不能够把里尔克的答案当成唯一的答案,但它是好的答案。
各种不一样的爱的背后,相似的东西是什么?爱很难讲清楚,但可以加借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理解。在最低层面,我们看到的是生理需要,在社会化层面是排遣寂寞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种需要都更重要,我们不能贬低生理需要。每个人达到的层次不一样。薛潘是最低层次的需要,而更多的我们则是中间既社会化的需要,最高层次的是一种灵魂深处的一体感,是相互成全。也就是说不同的爱情它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当层次低到一定的层次,我们甚至不把它称之为爱。 我们也要清楚,我们讲的爱,与广义的性以及自我没有本质的区别,它都同属于人类根本性的概念,这些概念到了极致的地方都会有一种高峰体验,就是快乐、幸福。但他们也有堕落形态。比如说,当某人年龄增长,事业没有成就,他会压制年轻人的发展,通过压制他人的发展获得权力感甚至利益,压制是获得自我肯定和自我尊严的方式。在两性中也一样,以爱情之命名,操纵之名控制别人。甚至真正意义上的爱情都不多见,我们更多看到层次比较低的情感甚至是不健康的,否则今天就没有那么多的婚姻悲剧。当然,对于饮食男女,层次低一点,它不是问题。
尽管如此,我们任然可以为爱情确立一个尺度,虽然爱有多样性,多元性,但相互成全是可以的,或者感情让两个人都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相反。在关系中,不应该是一方为另一方作出牺牲。在感情中一点有牺牲,但这种牺牲都是局部的,不是本质性的,比如利益 牺牲,本质性的牺牲比如创造性的牺牲,自由与尊严的牺牲。今天我们很多关系,要么疏远,要么捆绑,它是不健康的。霍伲在他的书里讲到了神经症,弗洛姆也讲现在人的爱情是有问题的。
里尔克说,“爱在孤独中伟大,在两个人中堕落,爱情可以没有对象,当他爱上一个人,他就要远离他,让爱在距离中成为更抽象更具体的爱。超越世俗之爱。在极致的孤独与想念中不断挤压自己,以获得对爱情的绝对体验。”我们看出,里尔克的爱是没有烟火气的,他认为爱是一种艺术,不是一种生活,所以很多人认为里尔克的爱是柏拉图式的,他没有能力建立真正的个人联系。对他来讲,在某种意义上,他有一种情结,水仙花情结也就是自恋。他所有的爱是指向自身的。
里尔克是一个书笺家,一辈子在写信,最后书信对他形成了一种损害与负担。但是里尔克孜孜不倦的写信,他并不是真的关心青年诗人,本质是上信都是写给他自己,他只是借别人耳朵与眼睛一用。通过书信来表达。他与别人的关系是有一种疏离感的,这种人对女性有致命的诱惑。吸引力来自于距离感。小王子选择离开了玫瑰然后思念它,在此过程中,他理解了爱情。“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星球”。爱在孤独中伟大,在两个人中堕落。当在一起时,爱就消失了,只有在拉开距离,才能体验到爱。此时,你爱的是对象吗?对象只是一个道路,其实爱的是自己。彼得潘选择永远长不大,他是忧郁的,这种忧郁是他的营养,他永远活在长大的向往中,如同有些人必须活在思念中一样。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讲,他很难忍受柴米油盐。
但里尔克仍然对我们构成致命的影响,为什么?因为生活的烟火气太重了。我们的生活应该给孤独,给另外一份生活留有一份空间,一种弹性。爱不管是朋友、团队、两性爱应该让每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让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在烟火大地生活,仍要仰望星空。里尔克就是高岗上一种清冽的空气。
弗洛姆关于爱的八句话:
1.如果一个人只爱一个人,而对其他人漠不关心,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性依恋或者一种放大的自我主义。
2.不成熟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
3.爱情与成熟度无关。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会遇上什么样的人)
4.如果我爱他人,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做使用的对象。(不要改造他人,而是接受或者拒绝)
5.爱主要是给以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6.真正的爱情可以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而双方都会因唤醒了内心的生命力而充满快乐。
7.通过努力换回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这种爱往往会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饿哦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8.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生长的积极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关心,就没有爱。
今天我们所有的爱都与我们的童年有关,心理学上有句话,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童年期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很重要,每个人哪怕老去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小孩,或者男孩,或者女孩。童年的我是一生爱的滋养,爱的源泉。一个人永远不能伤害内在的小孩,内在的、天真的、没有功利的小孩。爱的种子在童年形成。幸福的人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
各种爱都是自我的充分表达,要宽容别人,做好自己。爱情在生活面前变成了柴米油盐,在不同的年龄段,爱的含义不一样,爱的需求本身也是多层次的。我们要理解。人是活在观念里的,要找到一种对自我、对他人的平衡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