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主旨在於:當我們看到一篇文章、聽到一則新聞,或是參加一場演講時,我們該如何評估接收到的訊息,又該有多大的程度相信他們。我們可以藉由提出問題來試驗內容足以信賴的程度,或是釐清當中曖昧不明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什麼?
1. 發現內容的關鍵問題所在
2. 提出和回答這個關鍵問題的能力
3. 利用關鍵問題深掘內容
我們的思維大致上能以兩大類來區分,它們分別是「海綿式思維」與「淘金式思惟」。海綿式思維:吸收快,但不具備高度批判思考的能力,照單全收對資訊不做取捨。淘金式思維:不斷提問,思考真正的答案,客觀評價,並得出結論。
然而兩者間並不是非零即一的關係,兩者皆為己所用才是能迅速又正確跨大自己視野與格局的方式。
淘金式思維:
摘自原書批判性思維價值觀
首先,書中針對價值觀這個詞進行解釋:「一個人認為重要且美好的事物。」受到價值觀的影響,每個人都會產生價值觀傾向,也就是我們傾向與自己價值觀相似的人交流。
批判性思維的價值觀主要有三點:
1. 自主性
2. 好奇心
3. 恭謙有禮
我們對任何訊息與內容保有自主性,不毫無來由得全然接受或拒絕。但同時我們對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隨時抱持著開放的態度接觸不同的價值觀。保持謙虛的態度,就像蘇格拉底所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然而同樣是擁有批判性思維,運用的範疇廣度將對自己有顯著不同的影響。如果只將批判性思維用在捍衛自己的觀點及逮到別人的錯誤上,也不接受他人提出的更好觀點,將仍處於一種封閉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弱批判性思維」。
而「強批判性思維」的應用不僅僅是對於他人和接受的資訊,也運用在自己身上。時時評價和修正自己的觀點,以開放的態度接受比自己想法更好的想法。
最後,稍微簡述批判性思維價值觀的核心概念:「依賴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來截長補短。」
從內容結構下手
透過了解內容的結構與拆解,我們將能更清楚得以批判性思維來判斷一則訊息的真實性程度與價值。內容可以拆分為論題、理由,以及結論三個部分,再許多訊息中三者並無一定的順序關係,要靠大家自己尋找了!
論題:引起對話或討論的問題
理由:支撐結論的證據
結論:他人希望你接受的訊
批判性思維的主要任務是找出內容中的論題與結論後,尋找支持結論的理由,並依照理由的強度給予結論評價。
關鍵詞
在審查理由與結論時,我們會抓到一些關鍵詞。例如:高收入能帶來幸福感。在這一個結論中,高收入就是一個關鍵詞,因為我們不知道到底是要有多少收入才能被稱為高收入,因此,檢查關鍵字的歧義是批判性思維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最簡單的方法,我們可以立即詢問作者或演講者關鍵詞的具體意義。在閱讀的情況下,也能試著將詞的岐義都帶入上下文中,並且不斷問自己:「作者這樣說是什麼意思?」
價值觀假設
在學習批判性思維時,價值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透過批判性思維交流價值觀提升與修正自己的觀點,並透過了解別人的價值觀來發現為什麼他們會做出某種結論。
價值觀假設就是存在於一個人腦中想當然爾的看法,價值觀假設的程度也會隨著事件而產生改變,例如我們評判施暴者對自己施暴的道德標準,可能會與他對不相干的人施暴時的標準不一樣。
因此對於不同事件,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假設傾向,即偏好某一個價值觀大於另外一個,這時候要找出傾向的方法就是了解這些人的背景,以及去發現他們自身的利益在哪裡。
如何找出價值觀假設
價值觀假設其實是一種「訊息傳遞者沒有說出來的支撐理由的想法」,它構成了理由與結論之間的鴻溝。這樣的情況下,知道理由還必須知道價值觀假設才能使之成立。
書中的舉例:
結論:為提升英國文學水平,本系同學應該去觀看莎士比亞的戲劇演出。
理由:因為直接體會與感受的方式能更深入了解其著作。
其中,這裡的必要假設為:
1. 劇本必須忠於原著,表演到位。
2. 學生能完全理解、看懂這齣戲劇。
不管是在談判、溝通,還是在批判性思維中,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是個非常重要的技巧,我們可以透過這樣揣摩作者的價值觀假設。其他如,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場看看有哪些重要的利益,或是跳脫出原來的理由,從其他得到相同結論的理由出發做比較,這些都是幫助自己找出價值觀假設的好方法。
找出價值觀假設的其他線索:
摘自原書推理謬誤
批判性閱讀主要目標在於判定結論的可接受度或價值大小,透過檢視一篇內容的推理過程,我們可以發現當中是否有謬誤存在,並以之作為其中一個判定標準。
具體的流程如下:
找出訊息的結論與理由>將自己與作者的理由做比較>有充足的理由後找出價值觀假設>試著發現謬誤>注意關鍵字及可能遺漏的理由
各種謬誤:
人身攻擊謬誤
將理由以人身攻擊的方式呈現。
滑坡謬誤
認為理由是因為採取某行動而引發一系列不利事件。
完美謬誤
解決方案不完美,則不採用。
偷換概念謬誤
上下文中的關鍵字意義發生改變。
訴諸公眾或可疑權威謬誤
以「大家都喜歡」或「不清不楚的專家」觀點作為理由。
訴諸感情謬誤
以害怕、希望、愛國、同情心等情感作為理由。
稻草人謬誤
曲解對方觀點,使之成為容易攻擊的對象。
兩難選擇謬誤
非零即一、非黑即白。
亂扣帽子謬誤
任意以一個名稱代替理由。
光環效應謬誤
引發認同,使人不去檢視行為。
轉移話題謬誤
轉移重點到其他話題上。
循環論證謬誤
以不同形式的結論當作理由。
我們可以依照上述所列逐一檢視一篇文章的推理過程,找出是否有謬誤所在。
證據效力
為了使結論更加有說服力,訊息傳遞者通常會提出許多證據。例如:個人經驗與觀察、典型案例、當事人證詞、專家意見、研究報告,以及類比事件等等。
其中,個人經驗與觀察、當事人證詞等,可能會受到個人價值觀假設的影響。典型案例可能跟實際狀況有不同的地方我們卻沒有看到,即使是專家也有自己的傾向或是利益考量,研究報告的質量水平,這些都是我們在思考要不要採納一項證據時該去考慮的事情。
當然,我們對證據的相信與否應該是用程度來進行的,否則將陷於強求確定謬誤(不是百分之百確定就拋棄該證據)當中。
許多內容也會以類比的方式來作為理由,然而不同的類比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例如當我們在評價美國的伊拉克戰爭時,用二次世界大戰或越戰作為類比將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論。我們可以比較類比事件與結論的同異之處進而決定要不要採用一個類比。
替代原因
書中舉例一個例子:我男朋友已經二十四小時沒回我簡訊了,他一定在生我的氣。這時有可能的替代原因是,或許他手機已經沒電了!
即使我們已經找到內容中能夠支撐結論的理由,但我們仍應該時時警覺「任何原因都有可能,但不是唯一」,避免犯下過度簡化因果謬誤。
有時候我們常常會說:「他這個人就是這樣子!」我們將一個人的行為動因看成來自個人本身,而不是來自於環境,這稱作基本歸因謬誤。
當我們在尋找替代原因時,有很重要的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相關不能證明因果」。舉一個在公開課程中學過的例子,在美國就讀有賽馬隊的小學的學生,學業成績普遍比沒有賽馬隊的學校好,雖然賽馬隊與學生的課業表現有正關係,但我們不能推論為學生是因為賽馬而使成績變好,或者是只要就讀有賽馬隊的學校就可以獲得好成績。
分清楚因果將會使我們更加容易辨識替代原因,在這裡常見的幾個謬誤分別是:
因果混淆謬誤
兩件事可能是互相影響,並不存在因果關係。
忽略常見原因謬誤
可能還有其他常見、主要原因被我們忽略。
事後歸因謬誤
我們將事情的發生先後看作為因果關係。
重要訊息
在對訊息進行批判性思考時,我們還要記得尋找作者可能隱藏了什麼?哪些是我們在做評價前必須知道的訊息?而一個結論可能產生的反面效果為何?例如:廣告中強調透過專業團隊檢驗過不傷胃的成藥膠囊是否會傷肝呢?
合理的結論
除了理由之外,我們也對結論進行思考。我們是否能以作者提供的理由做出不同的結論?而作者的結論必須在何時、何地,或者為什麼能夠真正成立?擺脫二分法的結論,例如:我們該不該全面禁菸,可以變成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禁菸?而當我們對問題了解不足,或是不能做出精確判斷時,我們也可以加上條件,例如:如果在什麼前提下,我就會同意這個論點,產生備選的結論,取代過於武斷的定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