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见

作者: 007小王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5-15 21:29 被阅读24次

    偏见源于先验知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脑优先依据已有的经验(先验)去判断。在先验知识失效的场合,就形成了偏见。所以经验越多,偏见越多。偏见也有低级别和高级别之分嘛,处在低级别偏见的时候可能是认知不够。见多了后偏见也会跟着升级。所以永远需要学习、思考。

    偏见是天性,也是生存的能力之一

    偏见,其实是进化上的一种优秀策略。没有偏见的人,早就被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偏见可以提高我们筛选的效率。比如,两个人来你的公司应聘,一个人是专科生,另一个是清华大学的,你会觉得谁能力更强呢?答案显而易见,大多数人会认为,清华大学的人能力更强一些。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还真不一定。可如果你要真正去考核谁能力更强的话,岂不是要花费很多时间?谁那么有空去折腾呀!所以,偏见可以提高筛选效率,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正确的。只要猜错的后果不是特别严重,那么偏见就是划算的。而如何猜错的后果很严重,那么人们对偏见的使用就会很慎重了。比如有两个蘑菇,一个长得像是毒蘑菇,一个长得像正常的蘑菇,在无法绝对确认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吃哪个?答案是,大部分人不会根据偏见去吃长得像正常的蘑菇,而是想方设法,去验证它到底有没有毒。因为如果猜错,代价很严重:死亡。总之,偏见若使用得当,还是相当好的品质,就看你如何把握这个“度”。还是拿毒蘑菇来做例子,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劣,如果每一次都去分辨食物有没有毒的话,太浪费精力了,可能会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其他事情(比如寻找食物、交配、照顾后代),从而灭绝。远古人类在多次验证后,就记住了毒蘑菇的很多表象特征,以后遇见这些特征,就自然而然的认为是有毒的。可实际上,还是有长得像毒蘑菇的正常蘑菇被错过了,这就是偏见。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错过了这一株正常蘑菇,可我节省了大量筛选的时间呀,我可以拿这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了。偏见的基因,就是因此流传下来的。它很重要,很有意义!不要想着去避免它,而是要学会如何正确利用它。毕竟世界太复杂,而我们精力又太有限。


    你以为大脑是一台反应机器,其实,大脑是一台预测机器。
    大脑可能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组织,它负责加工信息,解码信息,判断事物走向。
    大脑喜欢确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大脑会把不可预测,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视为对自己的威胁。

    这是一个由偏见和误读构成的世界,我们只好以偏治偏。

    我们的大脑里面,充满了开关电路。大概有几十亿个。但这其实是物理性的说法。科学发展到今天,依然无法真正解释精神形成的原理。
    认知科学,其实是讨论精神世界的科学。拆分我们的精神储存器,挑战一贯认知。

    ** 追求确定性带来大部分偏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们常说,这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固执,一是磨刀石,二是老眼光。

    我们为何那么固执呢?固执是因为你坚持某种认识,而不去怀疑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当有人告诉你,事情并非你所想,你往往还选择坚持先前的认识。并不是你愚蠢,而是你的大脑不愿意去怀疑,它抗拒去处理一种“不确定性”的情况。

    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怀疑的时候,大脑会极度不适。怀疑的强度越大,不适感就越大。

    这关系到大脑中一个重要部门:杏仁核。

    2005年,神经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微小的不确定因素,也会让大脑杏仁核大幅活动。这个杏仁核,主要影响人们对威胁做出反应。基本上,信息输入以后,它会对信息过滤,划分危险等级,然后做出回应。

    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及时处理威胁,可谓非常重要的生存手段。精确快速处理威胁,如同一个国家的警卫和国防机制,严格地保卫一个人的安全和利益。大脑的杏仁核,就相当于这样一个警戒处理中心,正是因为有它,我们才得以在复杂的环境中持续生存发展,成为万物灵长。

    但如果面对的是不确定因素,杏仁核怎么处理呢?——直接就划分到最高的危险等级里了。因为这个信息看上去无法分类,就让杏仁核很紧张,此时它会剧烈活动,就和危险出现时一样。这也非常容易理解:从保卫安全的角度来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一旦出现始料未及的危险,对人的威胁是致命的。在原始环境中,不确定性本身也给人造成巨大麻烦。

    与之相反,大脑中还有一个地方叫腹测纹状体。

    这个地方是管“奖励感觉”的。当我们获得某种奖励时,这个纹状体就快速活动,进而让人进入一种很爽的状态——奖励的快乐就来自于此。当你获得一个大假期,获得升职,获得年终奖金,这个区域就开始大量活动。

    而科学发现,腹侧纹状体和杏仁核,属于一种奇妙的对立关系。杏仁核对威胁极为敏感,一旦杏仁核活动加剧,纹状体活动就被大大地抑制。也就是说,二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基本上,杏仁核的地位更高,因为威胁的来临,远远比获得奖励更值得重视。

    如果一旦有不确定性,杏仁核就将其作为最高的威胁等级处理。杏仁核每天的工作是拉响各种警报:黄色警报,橙色警报……忽然一个不确定性出现,无法归类是哪种警报,那么,它直接就拉响红色警报。红色警报响起,我们人体的机能,就开始进入一种战备状态,这种战备状态,不仅仅抵消了快乐,而且让人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身高,浑身肌肉紧绷,处于一种高防卫性的紧张当中——这种状态只在真正面临危险时有意义,但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因为过度的红色警报让自己处于战备中。而这一切发生在我们大脑精密的结构里,是来自原始人的生存本能,人的主观意识根本察觉不到。

    简单来说,如果面临不确定性,大脑就很“不爽”,这种“不爽”传递到我们人的个体上,就非常不愉快不舒适。

    但我们每天都在处理各种信息,每天都面临各种新情况,如果把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确定性,都归入拉响红色警报的类别,人早就累死了。

    所以,大脑作为一个认知机器,必须做出适当的反应,它不能容许杏仁核这个机构有太多不确定性的信息。由于杏仁核总是那么尽职尽责,那么,大脑中负责认知的部分,就得自己找出一种办法,去限制杏仁核拉响警报。于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某种不确定性不是太强烈时,大脑的认知结构就自动屏蔽这种不确定性,把其主动作为一种确定因素。

    这个意义上说,大脑非常需要确定性,不然我们就会被杏仁核折腾得死去活来。

    事实上,我们需要觉得自己是正确的。

    神经学家罗伯特·伯顿对此提出了一个说法:确定性偏见。因为我们总是需要“自己是正确的”这种感觉,于是在客观上,产生了对人对事的太多偏见。我一定是对的,事情一定是我想的那样,他们一定会那样干……我们的认知中充满了太多不理性的自信。我们是被大脑的自身机制左右着,这点我们主观上很难意识到。在我们看来是无意识的认知,在大脑中却是一个非常精密的过程。

    也可以换另一种说法,来归纳一下思维是如何被扭曲的:当我们确信某个决定正确,大脑会感到兴奋——所有人都如此。

    大脑喜欢兴奋——也就表示“人喜欢觉得自己正确”。大脑和人本身,又是一个二元递进关系,大脑的机制是喜欢兴奋(=人喜欢觉得正确),但递进到人的意识这里,就成了:我确实是正确的。我们人用“我们确实正确”这种感知,来满足大脑“觉得自己正确”这种需要。

    不用说,早期这种机制具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在数百万年的原始人时期,人类需要简单直接的方式来确保生存延续。但现代社会,这种机制却成为一种困扰,确定性偏见往往导致人的愚昧行为——固执地认为自己正确,忽视那些显而易见的证据,忽视身边人的感受,进而让工作和生活一团糟。

    虽然我们的身体机制还没有来得及进化,但我们毕竟作为万物灵长,我们拥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反观自身——亦即使常说的内省。一个人内省得越多,越能调伏这种原始生存本能带来的负面作用,驾驭自己的身心和情智,一些宗教让人反观自身,克制自己无明的情绪,正是此理。

    作为个体的人,你可以时时提醒自己,我对某件事如此确定,是否有确定性偏见的因素?我是否有些固执了?我是否没有更多地调查客观事实?有时你可能担心由此变得优柔寡断,但事实上二者并非同一码事,优柔寡断是你的决策机制不够强大,和你是否固执偏见并无联系。现实中的情况是,优柔寡断的人往往很固执,决策力强的人往往开明而兼容并包。

    当你主观意识能去纠正这一点的时候,你大脑神经“以偏见去求得确定性”这个机制就会渐渐削弱。你不仅能变得更加有判断力,还能更好地掌控不确定性。

    另外,由于你了解,任何人的大脑都有这个机制,如果你想在日常工作中跟人很好互动,也可以反向遵守这种法则:一定要试做给人以确定感。确定感不等于乱承诺,而是让人能领悟到你的真实意图,能看到事物发展的明晰的脉络。

    比如,当你给出一个态度的时候,最好不要模棱两可。有人说无法给出非黑即白的答案——那么你不要有态度就好了,而不是模棱两可——不要有态度,就已经是一种态度了;而你模棱两可,则会让周边的人心烦不安,甚至引起敌意。

    当你展示自己某种特质时,更加需要确定性。在陌生场景跟人接触,这尤为重要。比如求职、与新伙计合作项目,商业谈判等等,你最能让对方打消顾虑的方式,就是态度上的确定性。除非你故意要让对方有威胁感,又另当别论。

    以前,人们常说人要内敛一点,不要亮出底牌,这当然没问题。可很多人就因此故作神秘深奥,恰恰起得反作用。你稍微观察就能发现,只要是气质不凡和成就卓著的人,没有故作深奥的。如果你在做人做事上遮遮掩掩,好像总是有所隐藏,总是有不确定性,那你就完了。所以说,要么表明态度,要么不表态度。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造成不确定性。(有人说阴谋不如阳谋,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是团队领导,就时刻能感受到:一旦有不确定性因素,下属的心情会受很大影响。这时你要知道怎么去应对。和别人一起面对不确定,你自身可会因为生理机制产生了威胁感,你要理性地说服自己,那只是杏仁核的反应而已。有些课程编纂出某些模式,引导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出各种反应,不能说那不好,但“行为处理”一般不可能有标准答案。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你越是知道怎么回事,越是训练自己,便越能在这个偏见的世界中自在拿捏。

    大脑算是世上最精密的仪器之一,因为精密,就不能马力全开。事实上,大脑非常吝啬,总是不愿多耗费一点能量。大脑控制的注意力,总是局限于很小的范畴。

    人的注意力,总是很有选择性。这便是大脑的节能策略带来的结果。

    你是否常遇到这种事:当你边走路边思考时,一个熟人走到面前,你却没看到。——虽然他早早出现在你视野中,但你的大脑并没有选择关注他。

    当你选择一个目标后,就很可能忽略近在眼前的事实(或者眼前的人)。你满世界寻找一个东西,却忘记它就放在你上衣口袋里。

    这被称作选择性关注,或者叫选择性偏见(selectivity bias)。

    心理学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篮球场上消失的大猩猩。

    心理学家丹尼尔·西蒙斯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说明“选择性关注”可以疯狂到什么程度。他找到100个人,让大家观看一场篮球比赛录像,并要求这些人计算比赛中的传球数量。

    这些人观看比赛画面的过程中,一个实验助手打扮成大猩猩的,走到赛场中间,用大猩猩的姿态捶胸顿足,并且停留10秒再慢慢走出赛场。常理来说,大猩猩的形态极为打眼,是画面中最让人吃惊的因素。但出乎人意料的是:看完比赛后,实验者问这100人在画面中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吗?这些人居然大部分毫不知情。

    一半以上的人表示没有看到任何奇怪的东西,少数人表示似乎看到了一点奇怪东西,但不知道是什么,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人说,好像看到了大猩猩。

    如此明显的大猩猩,却被注视画面的人们忽略了。原因很简单,大家在关注传球数,他们的注意力,选择性地放弃了大猩猩。

    选择性关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事实上,正因为人脑具有选择性关注的特点,才有了障眼法这种东西。大部分魔术师都懂得利用“选择性关注”效应,他们在台上大多数的喋喋不休,是为了引导人的注意力。即使你知道这一点,还是免不了被现场气氛欺骗。

    同确定性偏见一样,选择性偏见,其实也是原始人一种有效的生存机制。首先,节省大脑能量,本来就非常重要——毕竟能量的提供是非常有限的;再者,选择性关注事物,可使得生存效率更高,毕竟原始人的社会还相当单纯。原始人依赖既定法则生存,依赖既定的外物维系生活——其思维直觉,总是在这种既定上,没必要思考太多可能性。这就能理解,为什么人们发现某个东西丢失后,立刻满世界寻找,但很可能东西就握在他手中。

    也许你会问,如果单独时间内大脑对事情的关注总是很单一,那我们岂不是很没效率?但事实上,大脑还有另一种节能策略,可被看成一种“自动巡航状态”——大脑会根据之前熟悉的范式,让人进行**惯性操作,而几乎不需要太多注意力。最典型的例子是开车:你刚学会驾驶时,注意力很集中,每一个动作都来自有意识的操控,但你熟悉之后,完全可以在无意识中完成驾驶,头脑中却想着别的事情。事实上,任何高超技能的形成,都用了这种机制。另外,合作伙伴之间的默契,还有夫妻之间的协同,也源于大脑的这种节能机制。当两个人相处日久,你不需要刻意地去解读对方,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现代心理学认为,夫妻相处日久后,甚至能相互调用对方的思维和注意力,当你的妻子或丈夫关注某个事物的时候,你不需要刻意注意,就能对其进行解读,并且共用伴侣的思维活动。

    现在你知道,所有人,都在选择性地关注人和事。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关注的是别人,而不是你。

    人作为群体社会的一员,都需要交互往来,但并不是说,你要追求众星捧月,成天奇谈怪论。确实有人爱用耍宝的方式来获得关注,长久下去容易成为病态的人格显现。人们忽略了你,是选择了跳过你,无非因为两种情况:一是他们觉得你是一个正常而平庸的存在,和他们目前的正事没什么干系;第二种是他觉得你们不在同一个世界。

    反过来,自身也有必要尽量克服选择性偏见。虽然,“你总是选择你愿意选择的东西”是人的一种认知本能,但如果在一般生活层面,我们是有必要仔细想一想,我们是否是太执着于某个目标,而选择性地放弃了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偏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ck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