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记忆力不好,许多家长常常苦恼,黄教授为家长们介绍了康奈尔笔记法,家长可以教授孩子怎么样在课堂上记笔记。
康奈尔笔记就是让你把一页纸分成了三部分,左边四分之一左右和下面五分之一左右的空间单独划拨出来。
右上最大的空间是平时做笔记的地方,按照自己的习惯记录就行;左边竖着的一条空间叫做“线索栏”,用来归纳右边的内容的,写一些提纲挈领的东西,这个工作不要在做笔记的时候做,而是在上完课之后马上回顾,然后把要点都写到左边,这样一方面马上复习了内容,另一方面理清了头绪。
下面那横着的一栏用来做总结,用一两句话总结你这页记录的内容,这个工作可以延后一点儿做,起到促进你思考消化的作用,另外也是笔记内容的极度浓缩和升华。
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人在48小时里必须复习一次学习的内容,不复习今天听过的东西,70%就会遗忘。
康奈尔笔记法孩子上课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理解力很差,黄教授建议家长了解“理解力”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解码,老师讲得你听不懂,你就解不了码,门开不了,黄老师说,笔记法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孩子听不懂的,好好记录下来,听得懂就别记了,书上都有。
听不懂的记到笔记上,回来以后家长要帮助孩子怎么解码。家长让他回到书里,把书里的给我再读一遍,读不出来的地方,家长要帮助他去解析,帮他打补丁。
像数学、物理、化学这个东西,最大的问题就是,你前边只要有一个点没学好,很有可能后面一大片都不会。比如因为三角函数公式不理解,导致后边所有的解析几何都学不了。
家长很少有耐心去追本溯源,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千万不能解析几何不会做,使劲让孩子做,做100遍也不会。
要刻意学习有针对,如果真的是几何函数不好,家长就给他补这一块,家长千万不要把整个都补。
家长的心不能天天跟名次,跟分数放在一起,家长的心如果离分数远一点,反倒手可能离分数更近一点。
当父母的格局小,孩子就总是冲出你的格局;当父母的格局变大了,孩子做什么事都在你的格局之内,就没有那么多的矛盾了。
孩子的自我自控力很难,需要他有责任心,需要他自律。孩子如果没有责任心,他会认为,这功课跟我有什么关系,老师要我做的、妈妈要我做的,跟我没关系。
责任心要从小培养,但并不是一提到责任心培养,就要用一个痛苦的经历去培养。培养责任心要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感觉,因为你对妈妈负了责,妈妈对你更爱,因为你做了这件事,这件事回馈了你,让你看到一束阳光,让你看到一朵花。责任就是要在小时候用美好的体验来带动的一种感受。
其实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我们在生活中见过大量的家长,是用痛苦来强化孩子的感受,写作业跟痛苦相结合,考试成绩出来了跟痛苦相结合,开家长会跟痛苦相结合,你要有责任要跟痛苦结合,你要锻炼身体要跟痛苦结合,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做任何这些该做的事,一想起来就是痛苦,就是不想玩,没意思。
真正的教育核心是你想让这个人做什么事,你得让他把这个事跟好的感受相结合,他一想起来这个事就觉得开心,一想起来就觉得兴奋,太容易了。
我还有的家长理解偏了,以为快乐教育就是放任,就是取得好成绩奖励手机、平板等看得见的东西。
快乐教育是教育本身的核心,孩子学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感受的越多,孩子的快乐感越高。
奖励看得见的东西都不如看不见的东西来的有力量。
看得见的东西经常就会产生边际效应递减,因为它是一个确实不动的东西。金钱或物品所带来的东西的结果就是不断地衰减,反倒会引起负面的作用。在孩子的心里,他会排序,既然给我钱或物让我做这件事,这件事肯定没有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