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是互助合作社”,这是我一位男同事调侃时说过的一句话,深以为然。
笔者要说:
婚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个互助合作社。
为什么这么形容呢?
首先,婚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人常说谈恋爱、找结婚对象要“门当户对”,实际是就是从婚姻的“经济效益”出发的。
婚姻的本质,是一场经济利益和社会关系的“重组”与“洗牌”,方方面面元素的“势均力敌”,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和“优势互补”。
无论是从遗传学角度,还是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婚姻都是一场“利益交换”,势均力敌(即门当户对),彼此才会更心理平衡,婚姻也才能“心甘情愿”地维持得更长久。
其次,婚姻是一个互助合作社。
舒服的婚姻模式是当它是互助合作社夫妻都是“社员”,子女是“社长”,夫妻是婚姻这个合作社里终身在岗、没有退休年龄的“打工仔”,而且,是无偿的,倒贴的。
子女是社长,父母是长工,终身为子女无偿打工。
女儿似招商银行,儿子似建设银行。
商品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是互惠互利,父母与子女之间,婚姻中的夫妻之间,莫不如此。
不管你信不信、承认不承认,最舒服的婚姻关系,本质上就是:
各种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势均力敌与互惠互利。
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事。
两个家族里的人,都可能影响到婚姻的质量和走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