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某985大学材料学学子的肤浅思考
眨眼间在大学已经忙忙碌碌了两个年头,恍恍惚惚中也不知道做了什么,任凭时间这样溜走。在间或迷茫时向家人诉苦,只能听到诸如“最好的年龄每一天都是开心的充满朝气的”之类的话语,实则空洞。或许今年下半年便要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去留学,心中更是越发的不安了。
我出国为了什么?父亲说为了读书。读什么书?随便读什么书。那为什么当初不让我选学文学,天天读书?答曰不是读那种无用的书。那什么是有用的书呢?高深莫测的量子力学?亦或是讲究实用的电工学、材料力学?那我以后是要当一名工程师吗,但我好像不是很想进工厂。答曰好好读这些书嘛,将来不进工厂也有用。不进工厂我读这些书干嘛?父亲怒,边和我讲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类的话,实在不符合他之前所提的“理科思维”,毫无逻辑可言。
那么我读书为了什么?我该读什么书?终究得从自己身上找答案。
首先,我读书为了什么?扪心自问,我是个俗人,我由衷地期望富有,倒不是说要腰缠万贯,富可敌国之类的话,落到实处,我不在乎从长沙到广州的高铁有没有二等座的票,足以。更进一步,工作后每年能给自己留下一个月的假期(亦或两个半个月的假期),享受一个充满着阳光与美食的五星假期,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云云。然后呢,不用担心自己的伴侣喜欢上某某品牌的衣服,无力购买,想去新开的哪一家店铺吃饭,苦于预算,(前提假设她是一位正常购买力正常心智的女生,不讨论任何极端情况。),我都能满足,再加上一辆我喜欢的跑车(捷豹F-TYPE 中端型号落地大概八十万人名币左右),如是而已。这便是我心目中的富有,粗粗估计,倘若有千万身家,便可满足,若有三四千万甚至五千万,那更是多有富余。(虽然这对北上广而言可能只是一套房子的价格,如果他们能卖掉这套房子,这里的能不是指房子有没有人接手,更多的是主观上他们愿不愿意卖,卖后住哪,能否习惯其他地方的生活这一系列的“能”)。
那么如是而言,我读书就是为了赚钱吗?我是不肯承认的,因为这样实在愚蠢,倘若想赚足我理想状态的钱,或许利用已有的资源下广州做生意会更加容易达到,完全没有必要费尽心力地理解原子的运动状态,低碳钢的应力分析,倒是如何记账更加实在。(不是说做生意一定能达到,只是相较于读一门工科,做一名工程师,慢慢积攒而言更容易达到。)但我该如何反驳呢?或许我可以找“在档口做生意实在不体面”来搪塞自己,而自己又心知肚明地明白其中很多人早已过上或者有实力过上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多么现实的一个孔乙己。
不优柔寡断,就简单粗暴地定义自己读书是为了赚钱吧。那么,为了赚钱我应该读什么书,应该读到什么程度?
首先,985大学的文凭是敲门砖,这一点我觉得母庸置疑,各大公司的的招聘简介上写明了,它能在我自我摸索无果之时给我留下一口饭,那么为了这个退路,我应该学好我的专业(诸如材料力学、电工学、金工之类的教程以及实用文本),然后英语是通用语言,在出国游玩时深刻感受到了其重要性,故也得学好。专业课方面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平均水平,而英语则是雅思七分,专业课我已经达到了,英语不才,差一点,还在努力。
其次,为了赚钱,我觉得得做一行我十分喜欢的行业的生意,我从小喜欢机械,喜欢手工,初高中后追随潮流喜欢一些时尚的品牌,服装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或许做复古类的服装生意是我比较热衷的。(因为复古类的多含手工成分,自夸一点我对这方面还是十分在行。)那么我应该读哪一类书籍呢?我给自己的答案是《手工皮具》系列,《XX设计》、《皮革理化分析》、《皮革(鞋类)机械原理》等。简单的划分一下,分别是“原料”,“生产”,“设计”三个方面的书。我想,原料方面的书能让我知道原料的好坏,生产和设计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不知道生产流程很容易造成假大空的设计,故得雨露均沾。而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我在闲暇会常跑去广州,眼见为实,手触为真,以求理解书上某些含糊或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像触感,味道,加工难度等只有自己摸了闻了上手制作了才清楚),或许勉强也算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了。当然这还缺了市场一个环节,无奈精力实在有限,还无暇顾及。(但发小是该专业学生,故也抱有一丝和他合作的侥幸心理。)而对于这一类书,我觉得得达到深刻理解的程度,具体而言,知道书中哪些内容早已过时(这在工业方面是时常存在的,正如大家很少通过书籍来了解娱乐圈一样),哪些理论纯属经验之谈,而这个经验又是以讹传讹,毫无根据的(如皮革封边),自己都得按着做实验的态度,逐条核实,并且有着自己的生产制作经验以及原料选购经验,知道挑选好料子,而不同的料子好在哪里,针对某类材料该如何加工等等。这也正是当前我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而我选报材料专业的初衷也正是如此。
此外呢,我偏爱游玩,喜欢去不同的地方,也喜欢记录一些日常,不敢说热爱摄影,但起码是喜欢拍照的那群人。故也会时常看一些知名论坛里的理论技法,书籍也被有《PS教程》《CAD教程》等工具书,乘兴而阅,兴尽而罢,对自己没有太深的要求,但这些小技巧又的确大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给周围的朋友带来了许多快乐,这些书我认为也是很有用的。
最后,基于初中时封闭、高中时学校以严厉著称,自己在之前培养的看闲书的爱好(说是伪文艺也罢装逼也好),自己还是难以割舍的。故在无聊之事像刘慈欣先生的《三体》也热爱,东野圭吾先生的《解忧杂货铺》等也读着有趣,更甚,《诗三百》里也有不少我喜欢的段落。但也仅限于“好读书,不求甚解”,在见得风轻云淡时能感叹一句“浅深山色高低树”,别人听到“持子之手与子偕老”时自己能从“平陈与宋”谈起,而不总是夸夸其谈666罢了。这样一来,反倒是少了不少“朋友”,但也能把一些用于瞎逛的时间留着“偷得浮生半日闲”吧,有利有弊,利在自己开心,苦在实在无聊时也找不着什么人排解。这类书我姑且不把它列入我读书的范围(或许因为它无用?),仅当娱乐,和玩游戏并无不同。
总而言之,不得不承认我走过的路还很少,也的确不乏大把“过的桥比我走的路还多”的人批判我的看法,每每遇到总要教导我一番的人。但以我而看,倘若“读书有用”的话,也真得把“为什么读书有用?”“我读什么书更有用?”“读书读到什么程度最有用”等一系列问题论述清楚,而不是仅仅扔下一句“你是读书的年龄,要好好读书”,就留下年轻人在原地自己琢磨,这类有经验的长者的话哪怕是充满了经验,鉴于其做法不负责任且耽误人,我也姑且认为这类人是“无用的”吧。
或许冒犯了一些长辈,请多包涵。
观点或许十分幼稚,但也希望能抛砖引玉,高人指点。
2018年1月1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