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多方面研究预测,中国将在未来的50年以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国人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后,大家开始更加重视文化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也不再满足于与世界各国政治和经济上的来往,于是乎“文化输出”、“走出去”类似的概念开始被频繁提及。当然这是好事,我们对异国风情充满了兴趣,自然也希望外国的朋友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文化,交流越多,这个世界才越有意思。
在我国文化输出的布局中,“孔子学院”无疑是最著名也是最重量级的一个渠道,经过十多年的经营,我国已经在近百个国家开设了三百多个孔子学院了。然而,在孔子学院的反馈调查中却发现,国外青年在感知中国文化时,对中国物质文化如兵马俑、茶叶、中国菜等的了解愿望强烈,且认知更为正面,对中国行为文化如中国人的中庸之道等持较为中性的看法,而对中国的制度文化以及价值观等的精神文化,则比较抵触,我国官方的文化传播并未有助于改变他们的刻板印象。
简单地说,从文化输出的角度来看,孔子学院并没起到足够积极的作用。与此相似的,法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等国家以语言作为传播桥梁的民族文化振兴项目,都没有收获很好的效果。
然而,中国真的在文化输出的版图中毫无寸进吗?
并不是。
如果你和现在国外的年轻人简单交流下,你就会发现,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并不再是“中国功夫”、“中国龙”、“红灯笼”、“兵马俑”这些非常标签化的刻板印象了,他们也会津津乐道“中国人造的手机真牛逼”、“你看超模刘雯好漂亮”、“我爱看姚明打球”、“中国菜特别好吃呢”……
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真正文化输出去了的理念,往往并不是政府一直想通过孔子学院输出的什么汉语之美和儒家思想,而是无数的中国人到外国工作和外国人来中国谋生后,在共同创造财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互了解。它可能是中国人的一份思乡之情,或者掌勺弄出的一桌好菜,也可能是中国人对工作的一份严谨的态度,或者是一台自带美拍镜头的国产手机。
春节期间在家读过《与全世界做生意》这本书后,更加觉得中国与世界的对话,靠的是一个个“走出去”的勤劳工作的平凡的人,而不是政治上的大政策和大口号。
第一个登上维密秀舞台的亚洲超模刘雯,靠着一张简单干净的东方面孔,让无数外国人见识到了中国美女的风采;掌管着江西万载最大的外贸企业的陈仕梅,把自家生产的既安全又炫目的烟花出口到了世界各地,中国古老的火药技艺再次在全世界的上空点燃;云南腾冲的玉石商人马罗刚,曾经在枪林弹雨中深入缅境,靠着不怕死的闯劲,换来了构筑自家深宅大院的财富;意大利都灵的一家中国理发店里生意爆满,而对面本地人开的理发店却门可罗雀,因为中国理发店更加高效,也灵活变通,而不像意大利老板坚持要逐个预约,到点就必须关门休息;腾讯员工刘翌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推广微信,显然各国的科技公司都在瞄准这块市场,但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印尼司机开始使用微信,他们习惯在微信群中相互通报路况,比起特意购置对讲机,一个app帮他们节省了不少成本。
读完全书,不仅被书中的每一个人物的真实故事所打动,同时也感受到这本书看待世界的视角,给自己带来的一些新的思想。印象很深的,是周艳导演在序言中说的:“我想为永不停歇的商业精神献上敬意,我想为每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献上赞美,生活是万花筒,商业即众生相”。当年考研的时候,政治的最后一道大题中引用了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书中的一段话,使得即使是身在考场的我都忍不住拍案叫好,今日读毕《与全世界做生意》后,竟难得的有与当年相同的感受。
实实在在的生活,其实比文字和媒体有着更加卓越的传播力,这种传播不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是一种理念和姿态的交流,更加扎实有力,更加深入人心!与全世界做生意,就是一条最频繁、最高效也最必然的途径。
《与全世界做生意》是央视记录频道继《大国崛起》和《企业的力量》之后,又一“三部曲”式的重量级纪录片作品,但《与全世界做生意》这本书,却又不仅仅是简单的纪录片的文本再现。书中的每一个章节后,都增加了“我导我说”的栏目,每一位主创都深谈了自己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思考的心得,比起纪录片内容本身,更加引人深思。
其实张铭欢导演在“我导我说”中谈到的一点,我觉得正是《与全世界做生意》中最核心的思想:贸易培育了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直接的关系,让智慧得以流动。千千万万的普通工人,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不同肤色的贸易商,他们共同推动着中国和世界一起转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让中国和世界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意就在身边,我们走出去了,中国才真正“走出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