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上课提问又是很少有人举手。这个班很奇怪,我一提问,班长总是第一个举手,很多时候只有他一个人举手,同时,同学们都说这个问题班长会,然后大家都看向班长。
其实我知道,问题并不只有班长会,而是很多人不愿意回答,只要有人能回答,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安全的,他们缺少回答问题的勇气。也有一个原因,也许在课堂上任课老师总是提问班长更多一些,所以大家都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只有班长可以回答,当然我没有去落实这个事情,只是一种猜测。
关于举手回答问题,我前天分析过原因,昨天我跟朋友说起这种情况的时候,她的孩子也在场,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她听了以后,大声地说,我以后再也不举手了,老师总是不提问我,看来孩子不愿回答问题,跟老师的提问的确有关系。
当老师没有办法全部提问的时候,应该给举手的孩子一个小小地鼓励,比如说,还有很多举手的同学,老师不能一一提问,请给自己一个掌声,这样孩子会自己给自己一个肯定,也知道老师已经关注他了。
今天跟同事说起这事,她说她也经常安慰孩子,说老师因为知道你会了,所以就提问可能不会的同学了。我也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但是如果长期没有被提问到,也许孩子就真得放弃了,有时也会想老师不提问我,是因为我会了,如果我会的话以后就可以不用举手了。
一个小小的举手,看似很小的动作,但却包含着孩子的一种被看到的期望,如果这种期望得不到满足,不再举起的是一只小手,但却可能是自信的放弃,内驱力的丧失,也许毁掉的是孩子的一生。
那只手一旦不愿抬起,要想让它抬起来,比让他们放下要付出更多地努力。
今天去听同事的生本课,本意是让更多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讨论,讨论的过程很热烈,但是提问的时候,又没有人举手了。初一的学生已经经历了6年的时间来养成“不举手”的习惯,真得想改变他们很难。
虽然这是一件难事,但是还是有希望的,只要慢慢鼓励,持续激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再次举起自信的手臂,并且是高高地举起。课堂不需要虚假的繁荣,更期待真诚地、自由地、全人格投入的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