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家的敬畏,属于与生俱来。这次要共读的书是尼采的,那就多关注一下尼采,先看看他说了什么话,我有什么样的思考。
第一条: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而目光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
这句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局限的,看到的就是认知的围墙。
所以,一个人能看多少,看见多少,看清多少,均是由眼睛决定的。只是,这里没有说思想,如果用“眼睛+思维”的角度去评判,也许才是最全面的。因为眼睛抵达不了的地方,思想可以到达,前提是思想超越了眼睛看到的地方。因此,思想是最重要的。
我们可以将思想超越现在的目之所及,是需要阅读量和阅读理解力的。也因此,任何一个人都不要去轻易评判另一个人,因为眼界和思想都不一样。
第二条:一束光照进铁塔,铁塔里的肮脏龌龊被显现,这束光便有了罪。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都不喜欢怪罪自己,但如果说实话的人不小心戳穿了你,你怪罪的恐怕就是这个人。
世上应该没有净土,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公开,虽然我们以真实来检验一切事情的好与坏,但真实不一定意味着就需要被公开。
这样的认知于儿童来说,其实很难把握分寸。这一关没有处理好,就会出现“愣头青”,会出现一些偏激的心理,认为世界于他是不公平的。
当然,如果有人暴露了你不想暴露的一面,只能提醒你做好自己,或者说交友要谨慎,因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为。
第三条、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也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 。
我们常说要乐观,其实不是对未来充满多少希望,而是不乐观就会覆灭。乐观有时是一种手段,不是一种心态。
悲观的人永远正确,乐观的人才会取得成功。悲观的人只有永远积极,才会活得更幸福一些。乐观的人,永远都是受欢迎的。乐观的人,气场强大,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获得能量。
第四条、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
你与我、与他之间都是有认知壁垒的,我们不用彼此评判、彼此诋毁,只需要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就能打开另外一个世界的门。
这句话颇值得玩味,事实上生活中这样的时候特别多,鸡同鸭讲,其实就算是鸡同鸡讲,也不一定能够有共鸣。有句话说:没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人很复杂,但也可以很简单。
没有人能解救你,只有你自己。
所以也不需要去求得原谅,或者理解,或者同情他人,或者需要获得他人同情。任何时候都要自己独立才能行走更自如。
跳舞之人,不需要获得他人谅解,只管自己跳舞即可。尽情地跳,去旷野里跳,跳出属于自己的节奏。
我亦如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