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是一切历史的基础,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得益于科学的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史亦是一部文化史。文学艺术的诞生离不开政治、社会背景,科学技术赋能广播电台、摄影机、印刷机、计算机的发明,及现代影视、多媒体的出现。
跟随着姜振寰所著的《西方科技史通识课》,在了解西方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也看到科技对文化、经济的促进,及对社会的影响。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是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源头。古希腊人擅长思辨,擅长从自然自身的存在去探寻自然界存在的本质与规律。
其中,亚里士多德堪称古希腊的知识的集大成者。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四因说”来解释事物的存在,对后世各学科的延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人重实践,并将希腊的科学成果应用社会建设中。建筑、水利、交通工程的卓越设计及建造,至今都让人叹为观止,并是各领域的设计楷模。
欧洲在中世纪建立了大学,教育开始逐渐普及。“农业拓殖”运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和人口的增加。
同一时期,阿拉伯世界的兴起,阿拉伯的数学、几何光学、天文学、医学、炼金术传入欧洲,让东西方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随着十字军东征,大航海地理大发现及文艺复兴,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开阔了人的视野,人的思想空前解放,神本主义回到了人文主义,促使近代科学的兴起。
18世纪在英国爆发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强国。欧美各国在19世纪也在本国完成了产业革命,使得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
19世纪末,近代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几大门类均已形成,科学教育也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了大批人才。
随着电力技术革命兴起,钢铁、化工、石油等重化工业发展迅猛,大批量生产方式确立,都为工业社会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超大垄断企业出现,国际竞争加剧。
进入20世纪,现代科学体系形成,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及核结构,使人类得以更深入的探索微观世界和宇宙星际。
同时,19世纪电力技术革命带来的成果促使20世纪社会生产和生活电气化。20世纪60年,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管理带来自动化。
70年代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随之带来互联网、航空、电子、医学、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
回观,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繁荣和便利,但同时也消耗了地球上的资源,牺牲了环境。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部通识课,一趟西方科技史的旅程。实用,又颇具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