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指的是中华传统圣贤的智慧之学。西学,是指西方国家发达的科技文明或科技工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上图可以看出,中西方人的生命观或幸福观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西方人较自私,提倡的自由民主是追求个人需求满足甚至享乐,而忽视整体,有所偏激的思想,如果任由其发展,只会加速社会的动荡不安。相反,中华古人立意高远,更加自觉,无论是《易经》、黄老之学,还是儒家与佛教,以及诸子百家,其共同的思想基础都是天人合一,因此,当东方文化愈加发扬光大时,愈能普惠世界,促进全人类的和平共存、幸福安宁!
西方马斯洛确实很优秀,包括弗洛伊德、爱因斯坦、黑格尔、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等,越是远古的大哲越开明智慧。象马斯洛这类心理学家们,他们同先辈们的思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同跟中华古圣人无法相提并论一样。毕竟圣人就是了悟了宇宙人生实相或得道之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不知道是否隐含着与道合一之义。如果是,那么他也属于得道圣人。否则,他只能列为贤人之列。
如果在教育上,运用马斯洛的理论用来教育小孩或格局较小的普通人,是很有效的方法模型工具,因为只有从孩子或小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渐进向上,才能容易教化他们,引领他们最终到达自我实现或明心见性的境界。但这只适一部份人,尤其是缺乏立志、没有明确人生方向的人。如果从修行的角度说,属于渐修法门。
中华古圣贤的教育是强调先立志,先相信自己本来俱足,再实施文字语言教化的,同时也兼顾小孩、小人合理需求和有远大理想者利益天下的需求的,因此具有更加合理、更加圆融的教化效果,属于顿渐结合,顿中有渐,渐中有顿的简易法门,相比西方教育更加有益于社会的和谐与个人的幸福。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有些悟性很高的孩子或成人,未必需要依由低到高的层次的需求均获得满足而能实现明心见性的,对于这些根性极利者而言,只要明心见性之后,就可以悟后起修,广为讲经说法,利益社会众生,对于其他人来讲,自然是非常难得的明师与助缘。
道严所写的标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中华圣贤的传统文化是为人的根本,属于道;西方现代科技文明是教我们做事的技术,是枝末,属于术。个人追求幸福同国家繁荣富强的道理是完全相通的,都应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原则。在教育上,尤其在现代科技的发明创造上,可以在学习筑牢中华古圣贤高尚思想的基础上,可以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的科技及工具,一切为我所用,所用为众生。中华文明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从未断流过的文明,其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坚持天道思想不动摇,同时敢于汲取外来文化文明成果,实现兼收并蓄的结果。
正是得益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很多西方的管理大师、心理学大师,在本国某些领域获得巨大成功后,对东方古老的文化如《易经》《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以及佛经等充满了研究探索的兴趣,并将自己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华圣贤的思想进行融会贯通,形成体系,然后再来中国市场上通过演讲而赚得盆满钵满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值得我们国人深思。
许多人长久以来,深受西方科技文明和未必正确的思潮的影响,忽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思辩,只注重个人的需求满足,而缺乏集体意识、国家精神,乃至平天下的崇高理想,最多只算是小学之道,离内圣外王的圣贤思想相去甚远,所以不足以获得理想的幸福。
作为三生有幸的中国人,我们应该对生为人身、生在中国、生在圣贤辈出的土地上倍感自豪的同时,更要珍惜生命与学习圣贤的无上绝学,来开发我们本自俱足的无上潜能,成就无上的功德事业,才堪称为名符其实的中国人,堪称为龙的传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