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猛踩刹车

作者: 笔冢客 | 来源:发表于2018-12-01 15:58 被阅读14次

教育、医疗是最难说靠市场机制来激励好,还是靠政策规则管理好的两个领域。纵观世界各国在这两个领域目前只能说有现状维持的比较好的,但没有彻底能解决问题的。所有包含基本福利和普遍意义上的社会保障的服务型产业,都在民办还是公办之间的孰优孰劣面临争议。

一年多以来,幼儿园成为其中的争议焦点是被两件事情引发的:1、红黄蓝虐童事件;2、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儿童既是备受家庭关注的角色,又处有一个无法独立保护自己的弱小年纪,做父母长辈的对幼年的子女是十分敏感的。因此幼儿园的虐童事件一发生,立刻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不仅仅是受害儿童的父母,而是所有为人父母的人都在关注。这类事情不会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情况,而是让父母们受到危险的刺激会担心和审视自己孩子的处境,进而舆论压力对行业的监管政策和幼儿园经营规范形成倒推的压力。

真正普遍意义上的幼儿园出现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德国,其初衷是作为基础福利保障,为解放妇女的时间鼓励婚育的女性参加工作以提升生产力。由于人类幼年时期是完全需要父母照料的,而且持续几年的漫长时间中基本上母亲抚育幼儿的情况是过去的主流,但旧时代女性工作就业的比例相对比男性低,与当今时代的平权和社会发展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国家的幼儿园行业民营还是公立的尝试是相对保守的,或者是顺其自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最早幼儿园都是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自办自营,到后来企事业单位剥离非经营业务,国企改革过程中企业单位办幼儿园、办学、办医院这些基本上都消失了。不过幼儿园这块的改变没有那么激进,各级政府的公办幼儿园一度为主;随着城市化进程人口和女性工作时间压力的增加,对幼儿园的需求在变化。

因为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若干年来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没有出现非常强势的一方,而且总体数量不足。这种不足是靠育龄女性和长辈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来补充的,长久以来,幼年儿童在上小学之前的看管和需要何种程度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弹性的话题,没有一定之规和具体的期许要求,也没有什么特别可以比较的标准。

例如说我们的孩子去上小学、上中学了,那么学习知识的能力、考试分数、考学的压力、学习各类技能、爱好兴趣的校外培训实际上大家都在加码,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似乎有个目标,学校和校外机构组成了供应一方。对于幼儿呢?实际上很多父母和家庭对于孩子被照看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绝对标准,很模糊的就拉扯到该上小学了,这也构成了家庭作为幼儿抚育的缓冲带的情况,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涌向了幼儿园。因此幼儿园的供需一度弹性非常大。这时候公立幼儿园的数量增长较为缓慢,同时私立幼儿园的引入也没有特别高的门槛,我们知道资质更多的是手续而非对教育能力的综合判断,这就导致无论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其实都有欠缺。


公立幼儿园由于性质决定了,其最普遍的特点是便宜和照顾到孩子的基本安全健康,主要是替代父母的照看时间。曾经由于幼儿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公立幼儿园的先发优势,公立幼儿园在规范和质量方面对民办幼儿园有优势,那个时候很多区一级的公立幼儿园入学还需要通过关系找人。但现如今这种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唯一剩下的大概是收费便宜,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这不是关注点。曾经70后在能把孩子送到公办幼儿园获得的优越感也失去了基础。

我们再看私立幼儿园,在市场化之后民办幼儿园从竞争和获利的激励导向中要支撑较高的收费价格,同时满足相当一批家长对学前教育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品牌幼儿园的崛起在服务和教育课程丰富程度上对公立幼儿园具备了优势,包括各类活动、兴趣培养,课程设置等等,虽然公立幼儿园也有一部分类似内容,但不如高质量的民办幼儿园,尤其是在服务意识方面更是天壤之别。

目前幼儿园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数量需求是持续增加,这种情况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层层推进。从收费上看,以我所在的城市公办幼儿园收费800-1200元/月为主流,普通民办幼儿园1800~2500元/月,而好一点的民办幼儿园普遍在2500~3500左右,并且还有其他的附加收费和教育类收费。这其中的差距并非仅仅是对公立幼儿园财政补贴的数量可以填补的,差异必然体现在教育质量上。虽然民营幼儿园也享受了供需不均衡带来的红利,但是市场机制发挥了竞价的作用,单纯需要托管的需求可以以较低价格去普通民办幼儿园,只要偏好质量则可以根据购买力选择好的高质量的民办幼儿园。

每个教师与幼儿比例1:5到1:7是比较理想的,即每名幼儿教师负责5~7个孩子。但现实中幼儿教师往往要面对10个甚至更多孩子,在每天8~10个小时的托管时间内,幼儿教师既疲惫且心理压力会较大,孩子被照顾和关注的时间也有限。


另外一个是收入激励问题,从业者数量反映了收入不足以吸引足够的人加入,做了这行的人也很难又更多投入提升自己以换取更高回报。每年毕业的幼儿教师专业的应届生,很多并没有选择从事这个行业,从事行业的也未必都考取了资格证(近两年开始幼教资格需要单独考试而不是毕业即获得资格)。幼儿教师2000~4000元/月的收入甚至低于地区平均工资,在这么一个重投入的领域,从业者收入毫无亮点。这是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民办和公办幼儿教育机构的收入应该总体都不算高,但其中居然还有个鄙视链——公办幼儿教师有编制的对没有编制的和民办幼儿园教师是有优越感的。

除了很多保守思想的人对编制的迷信之外,之所以教师追求编制是因为没有其他利益足以替代,包括收入因素。如果收入足够高,总会有较多的人是追求收入而对编制与否没有那么敏感的。

市场化的做法是以盈利为激励来吸引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源加入,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出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提供者。但出现了问题,除了监控的形式主义之外,就是增加限制不让社会资源进入这个领域,这对改善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来说是一种遏制。有问题只是限制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只是一种省事的做法。

11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要规范发展幼儿园。这份文件中特别强调的盈利性幼儿园不能单独上市,社会资本也不能通过各种手段介入非营利性幼儿园。

从鼓励民办教育到强调公益属性的幼儿教育,这个转变是对资本进入该领域的态度转变。资本逐利在市场化情况下会否舍弃提供服务的质量呢?这个话题在很多领域内都已有答案,更好的服务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监管基础和激励机制,是非常值得探索的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

  • 幼儿园猛踩刹车

    教育、医疗是最难说靠市场机制来激励好,还是靠政策规则管理好的两个领域。纵观世界各国在这两个领域目前只能说有现状维持...

  • #7#0609

    字词: 1. slammed on the brakes 猛踩刹车 The driver slammed on t...

  • 致疫情――战疫小记

    疫情很凶,凶的猝不及防 疫情很猛,猛的突如其来 社会踩了“刹车” 生活进入“暂停” 院线下线、庙会取消、景点关闭 ...

  • 0415-91.开车启动时

    各位,开车,踩离合,打火,启动。那么,请问,踩刹车不? 实践证明,必须踩着刹车,来一波正确的程序:踩离合,踩刹车,...

  • 急刹车时该不该同时踩离合

    急刹车踩离合|踩刹车|踩离合 优辆车服提示:行车过程中如遇到紧急情况,第一反应就是踩刹车,从没想过踩离合器。通常说...

  • 房租太高 德国继续猛踩“租金刹车”

    德国联邦议院2月中旬作出决定,德国国内2015开始实施的租金上涨禁令延长至2025年底,并且某些规定会更加严格。 ...

  • 刹车啊踩刹车

    “刹车啊!踩刹车!”我刚刚把车在服务区停好,坐在副驾的老公突然发狂一样的吼着! 我完全懵了,下意识地或者是本能地踩...

  • 踩刹车

    生活太快,思考太慢。 想写点东西,放慢脑筋,慢慢更

  • 踩刹车

    日复一日,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生出些想法,想出去走走。 早上一睁眼像急欲摆脱一个久居但陌生的一个地方一样,手忙脚...

  • 踩刹车

    一对夫妻开的车子在乡间路上发生了故障。正在坐立不安时,两个农夫走了过来,于是夫妻两人就请他们帮忙推车子。“到村里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幼儿园猛踩刹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kr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