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
四十年前的这部电影,告诉你什么叫偶像片

四十年前的这部电影,告诉你什么叫偶像片

作者: 刚好说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6-06 19:16 被阅读48次

    这两天在外出差,晚上回到酒店后把之前下载的《庐山恋》欣赏了一遍。这部1980年上映的电影,现在看起来依然是如此赏心悦目,充满着新鲜的气息。

    《庐山恋》的故事仅从梗概上来说,很简单,讲述了一位侨居美国的前国民党将军的女儿周筠回到祖国庐山游览观光,与中共高干子弟耿桦巧遇,两人一见钟情并最终走在一起的故事。也就这点事,但是导演把他拍的很好看。

    好在哪里?不妨来看一看。

    也许因为是摄影爱好者的原因,这部影片最早吸引我的,是它画面的构图,这是典型的电影风格。电影与电视剧相比,之所以能给人更多的回味,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电影画面讲究隽永的构图。

    电影剧情的开始,是从女主角周筠上庐山乘坐的小汽车行驶在半山腰的公路上的画面,以摄像机位前面的灌木作为前景,这样加强构图的层次感,随着小汽车缓缓沿路而上,镜头也逐渐拉近。

    庐山是可以开车登山的

    这是别墅管理人员带周筠到预订的房间时的画面,摄影师将电影镜头对准了房间里的梳妆镜,周筠与两位管理人员交谈、道别都在镜子里表现,圆的镜子与方的窗户相呼应,不是比直接拍摄人物更有意思吗?

    柜子上的暖瓶,真是满满的八十年代的回忆

    影片前半部分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周筠这是第二次上庐山,到了以后,见到以前住过的房间,不免触景生情,回忆起了五年前第一次回国到庐山游玩的时候,邂逅男主角的情形。

    但是她这时的表情不是快乐的,而是忧心忡忡的。难道不应该是甜蜜的回忆吗?原因是什么?这是导演留给观众的悬念。

    阳台的风格也让容易人回想起八十年代

    还是五年前那个熟悉的阳台,却不见了阳台下的男主角。

    周筠翻看以前相册,开始进入回忆。请注意,导演要告诉你女主角黯然神伤的答案了。

    当时的相册是把照片粘在册页上的 时尚的妆容、发型、项链、戒指、耳环,都与周筠的海归身份吻合,请注意,那是1980年

    同所有爱情故事一样,男女主人公的相遇,当然是一种浪漫的开始。

    周筠正拿起相机拍摄一处景点,在按下快门的瞬间,男主角耿桦无意中闯进了画面,于是周筠的拍立得洗出来的是一张失败的风景照。

    画面前景是周筠观看刚拍好的照片,左下角的远景是男主角坐在那块“枕流”石上看书,正好挡住了“枕流”题字。导演通过这个镜头很自然地让两人首次同框。

    耿华在山上练习写生,这时山下出现了一个高楼林立的画面,这是表现耿桦想当建筑师的理想,此处也是后来强化男主角形象的一个伏笔,告诉观众我们拍的不是游山玩水、风花雪月、格调不高的言情片。

    钢笔速写 改革开放已让耿桦的理想变成现实

    接下来就是男女主角在庐山上的一系列相遇、交流。其中,穿插了不少庐山的美景、名胜,无疑为二人的故事增添了更多让人惬意的元素,也算是导演给无缘去庐山的观众的一种福利。

    花径 芦林湖 顽皮地教耿桦英语发音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想去游览老君庙,却被看门的告知不开放,原因是这里属于“四旧”。这里点出了周筠第一次上山的年代:文革中 大雨是爱情片的神器,屡试不爽

    周筠热情、大方,主动打招呼,耿桦却心事重重,多有顾忌、十分拘束,不光是思想不够开放的原因,更多的是家庭遭遇的原因。这是导演留给观众的第二个悬念。

    这个场景的灯光打得很赞,暗光条件下御碑亭的古朴厚重和空间感表现到位,画面的色调也很舒服 这可是1980年的造型!放到今天也很好看 场景的空间有限,但是剧情需要人物要在这里说上半天话,摄像师变换各种构图方法,观众不会觉得乏味 树叶的前景,人物的中景,瀑布的远景,人物位于左下角黄金分割点,与右半部分的瀑布相平衡,整个画面很舒服。 周筠说爸爸很想念祖国,耿桦问为什么不回来,周筠答道:“听说这几年,连共产党的老干部都......”没有说完,但无意中戳中了耿桦的痛点。周筠此时并不知道耿桦的家世。 与意中人一起看日出,回忆起来是多么甜蜜的事 两人约会地点全程在庐山,真是太幸福了,那时候没有黄金周小长假,没有那么多人啊啊啊啊 庐山云海 随便的一个画面,都能看到考究的构图 女主角43套青春靓丽的洋装大部分都是剧组从香港买的

    最后一次约会,男主角爽约了,周筠去找耿桦,却被耿母告知,耿桦由于与周筠交往过密,被人告发,说两人“早出晚归,专找僻静的地方密谈,还有联络点和接头暗号”,现在已经被人叫去写交代去了。

    现在不熟悉那段历史的观众可能难以理解“早出晚归,专找僻静的地方密谈,还有联络点和接头暗号”这句话的分量。周筠是美国华侨,父亲又是前国民党的军官,耿桦的父亲尚处于被隔离审查当中,耿桦与周筠这么要好,是不是要“里通外国”?这罪名可比“现行反革命”还要严重,弄不好就万劫不复了。

    这段情节一定让当时刚刚经历过劫难的老干部们心有余悸。

    与耿桦的母亲交谈得知了耿家的情况 周筠听到这个消息,只觉得天旋地转,没想到她竟然连累了耿桦。但是耿母也说明了:“就是没有你的事,他们也会来找麻烦的”,刻画了当时的艰难处境

    周筠见不到耿桦,只好结束在庐山的游览,返回美国去了。

    影片这时结束倒叙,画面再次回到五年后周筠重返庐山的场景。正在这时,耿桦出现了,拨乱反正后,他如今已经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研究生了。

    二人重聚的场景表现得让人印象深刻,周筠在湖的这头,耿桦在湖的那头,两人甚至等不及沿湖边小路跑过去相见,而是直接跳入湖中,按照最短的直线距离在湖中相拥。

    我觉得导演如此安排,绝不仅仅是表现两人冲破藩篱、获得自由爱情的兴奋,更是寓意着新时代到来的喜悦与激动,男女主人公如此奔放的行为,恰恰体现着当时那股新生的、势不可挡的时代感。

    周筠迫不及待地跳入湖中 游泳相会 湖中相拥 现在也敢牵手了,也敢拜佛了。男主给女主拎包的画面好熟悉。门外远处是庐山东林寺僧人正为国外游客讲解。 《庐山恋》的经典画面 又一个典型构图,不像现在很多影片的手法,要么是故弄玄虚的炫技,要么是学院派的无病呻吟 面对庐山美景和帅男友,周筠不免动情,闭上眼暗示耿桦吻她,耿桦却心如小鹿乱撞,不好意思吻,于是... 于是有了新中国电影的第一场吻戏。在当时的年代,连人物牵手、追逐嬉戏都被很多人认为伤风败俗、体现了腐朽思想,这里面居然有吻戏,简直就是“黄色电影” 耳鬓相磨 憧憬未来 腼腆的男主角,他的发型已经变时尚了

    这时候,影片的最后一个曲折来了。男女主人公固然情投意合,可是双方家长呢?

    耿桦的父亲在跟耿母商议是否同意这门亲事的时候,回忆了大革命时期他与周筠父亲的渊源。

    两人同是北伐军、黄埔同学,1927年后就是在庐山分道扬镳,各自去追求自己 的理想。后来在战场上斗了二十多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周父去了美国

    恋爱双方的父辈 ,竟然是几十年前的仇敌,这不是当下很常见的狗血桥段吗?

    但是,请注意1980年电影上映时的时代背景。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其内容是向台湾提出,统一中国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应尽快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于此,并提出了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开放“两岸三通”、扩大两岸交流等方针。用耿父的话说,就是他们这些“在仇恨中战斗了半辈子的老头”,要实现和解,一笑泯恩仇。

    这么主旋律的主题,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表现了出来,请问有谁觉得这是政治说教?这就是文艺作品的力量,这是现在充斥银屏的垃圾影片能学来的吗?

    约定好的时间没有等来耿桦的答复,周筠伤心欲绝,以为耿家已经拒绝她,她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回美国了 耿父亲自来告诉周筠答案。周筠的造型与耿家人形成明显对比 耿桦看似随意的拉窗帘的镜头绝不是无意义的,而是表现阻挡阳光的窗帘已被拉开,象征着两人爱情的阴霾已散 阳光顿时充满了房间 结局自然是美好的,中美建交后,周筠父母也回国了,耿父、周父一笑泯恩仇。男主女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男女主角的高颜值,唯美的画面,时尚的造型,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大胆开放的感情戏,壮美秀丽的场景,《庐山恋》堪称那个时代的偶像片。这样的偶像片,比如今那些PPT一般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偶像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女主角张瑜在片中的服装一共有43套之多,远超《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3套旗袍。当年的新人张瑜也凭借这部影片成为第一届金鸡奖和当年的百花奖“双料影后”。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部文革后首部表现爱情主题的电影,给当时看惯了革命样板戏的人们带来了空前的震撼,告诉人们:我们其实也可以这样自由地生活。影片表现出来的新生气息和时代感,让这部电影永不会过时。

    1980年7月12日《庐山恋》电影在庐山恋电影院首映,如今这家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庐山恋》一部影片。游庐山,看《庐山恋》,已成为庐山的一个固定旅游项目。

    本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真正做到了艺术上的情景交融,充分表现了当时青年人纯美、含蓄的情感。在那么美的庐山上发生那么浪漫的邂逅和相恋,这不正是很多人也想跟自己的爱人一起拥有的终生难忘的经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十年前的这部电影,告诉你什么叫偶像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ng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