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一首古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首诗没有太多难理解的部分,有诗佛王维的味道。
诗作者常建,世人所知甚少,没有李白杜甫那般引人注目。
常建因仕途不顺,渐生归隐之意。一日清早,他就到达了山寺。
这时晨光映照山林,和煦而静好。
站在某处眺望,青翠的树木沐浴着阳光,点点叶片静静摇曳闪亮。
脚下的石板路上的点点青苔,树木遮天蔽日,阳光照不进来。
石板路的尽头不远处就是沉静的禅房。
禅房外一朵朵花儿正开的繁盛。
暖暖的霞光让鸟儿很是喜悦,欢快的飞来飞去,发出阵阵鸣叫。
潭水清澈见底,让人也放空了自己,心也不由自主的沉静下来。
一切都那么安静,只偶尔传来沉沉的钟磬的声音。
沐浴在香火钟鸣之中,虽两手空空,却总能获得一种近乎“圆满”的踏实。
他只安守这一方净土,再无凡尘琐事撄心。
细品这首诗每一句,对仗工整的同时,意境深远,画面感很强。
掩映在山林深处的古寺,檀香袅袅,静谧悠远,古树参天,绿意盎然。
鸟鸣山更幽,草木葳蕤。禅房外有花影,古香古韵。
是一处适宜养心养身的地方。
漫步寺院周围,隔绝俗世喧嚣。纷纭尽抛。
偶尔传来的钟磬声,浑厚旷远,让人心里澄净安然。
许多人之所以跋山涉水,大汗淋漓的爬到山林深处去追寻古寺,其实是向往漫步于古寺时感到的禅意。
这是一种安定的力量,令人与尘世繁喧暂时剥离,找回自我,归于宁和。
且追寻的过程,必然艰辛,有人说是消罪。到了古寺,一定能被佛家宽大的胸怀接纳。
感受沉沉的钟磬之音,似警示,又如谅解,莫过于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所以古寺,总能让人还原本真,心里踏实安宁。
《心经》中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人生一世须臾间,求来求去,终还是“心安”二字,最令人企望与眷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