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孙子兵法《行军篇》2

读书笔记:孙子兵法《行军篇》2

作者: neo_7号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16:42 被阅读3次

继续追问和思考:《行军篇》主要讲了什么?

行军篇核心论述的是“战争中兵力投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属于执行层面。其中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且有趣的问题:地理、自然物候条件对竞争的影响。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我们的所有行为首先受到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悄无声息,而又意义深远,同时往往会被决策者忽略或者低估。这种忽略或者低估在战争或者竞争中往往是致命的。

看几个案例:
1、拿破仑和希特勒折戟俄罗斯。打败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本质上不是被俄罗斯人,而是俄罗斯天生拥有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冬天,俄罗斯人只要把战争拖到冬天,入侵的敌人基本上就败局已定了。
2、隋唐中国历史上的高光时期,但是一个小小高句丽,就让隋朝亡了国,让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到去世也没有拿下,原因跟简单就是地理和天气因素。隋唐时代中国进兵高句丽的路线,就只有沿山海关至辽河之间渤海湾北岸向东进兵,再配合海军攻击辽东,进攻的路线只有一条,而高句丽要固守辽河东岸,就能有效防守。在唐朝时期中国东北地区在七至八月是雨季,有时更会因降雨太多而出现水灾,多雨的天气影响行军及补给,但当雨季在九月开始过去时,东北地区的冬季又很快到来,东北地区冬季十分寒苦,加上不时降雪,都不利补给及作战。全年只有三至六月的春季严冬过去但雨季未至,才有利进攻。所以进攻的中国部队,要打败高句丽就只有趁春季数个月速战速决,才有较大胜算,正如上面提及,地理上的局限中国军队只能集中一点攻击高句丽,而高句丽也明白气候问题令中国军队不可长期作战,故只要在春季数个月坚守要塞。
3、越南—一个不屈服的国家。美国深陷越南战场20年,也没有征服这个国家,当然越南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有诸多原因,包括中国的支援,但其中有一个人力所不及的因素:越南的亚热带气候和茂密的雨林,让众多历史上的入侵者折戟沉沙。

有句豪言壮语说:人定胜天。这就话的确让人鼓舞,但是当我们把视野拉大,从更高的层面看,人类始终是依赖于地理环境和物候变化的,尤其在短期的变化面前,人力往往是微不足道。所以无论是战争还是其他竞争行为,一定要深入的了解并且顺应这个因素,否则将付出代价。

相关文章

  • 行军禁忌、料敌34法和治军三原则:《孙子兵法-行军篇》

    行军禁忌、料敌34法和治军三原则:《孙子兵法-行军篇》 本篇读书笔记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第九篇:《行军篇》。前面...

  • 《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的主要原则

    《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的主要原则 《行军》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九篇,主要论述了行军和舍营,正确的行军和舍营才能...

  • 读书笔记:孙子兵法《行军篇》2

    继续追问和思考:《行军篇》主要讲了什么? 行军篇核心论述的是“战争中兵力投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属于执行层面。其中...

  • 读书笔记《善战者说》 39

    十行采集:《孙子兵法》概论: 《孙子兵法》由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

  • 孙子兵法.行军篇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

  • 孙子兵法-行军篇

    原文: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

  • 孙子兵法·行军篇

    春秋末年 · 孙武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

  • 孙子兵法-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

  • 孙子兵法-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

  • 孙子兵法-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孙子兵法《行军篇》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sc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