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军禁忌、料敌34法和治军三原则:《孙子兵法-行军篇》

行军禁忌、料敌34法和治军三原则:《孙子兵法-行军篇》

作者: 弓長言兑 | 来源:发表于2021-05-07 17:50 被阅读0次

    行军禁忌、料敌34法和治军三原则:《孙子兵法-行军篇》

    本篇读书笔记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第九篇:《行军篇》。前面我已经对十三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架构做了总结,本篇依然是对物质层面的细化阐述,主要属于“五事”(道天地将法)之一“地”的范畴。具体分为三大部分:行军舍营,料敌之法和文武治军。

    由于本篇涉及大量复杂的情况和应对方法,我努力把零散的内容串联起来,让大家能理出头绪,更易理解。另外,为了不占用太大篇幅,原文内容我也尽量不再引用,主要以个人的分析思考为主。大家可自行搜索及阅读原文。

    一.行军舍营—军队状态和应对地形的要求

    一支军队,有三种状态:行军,舍营和战斗,可以理解为走,停,打。也就是说,军队要么在奔走进发,要么在安营扎寨(包括野外宿营),要么在沙场战斗。

    世界上的地形主要有四种:山,河,斥泽和平陆。这里“斥”指盐碱地,“泽”是沼泽地。

    而军队在不同的状态下,所在或者所经过的地形就需要有不同的应对要求。

    山:行军(走)要绝山依谷,舍营(停)要视生处高,战斗(打)要战隆无登。意思是说,军队穿越山地时,要沿着溪谷行进;驻扎时,要选视野开阔,地势高的地方;战斗时,不要自下而上去仰攻。

    河:行军要绝水必远水,舍营要无迎水流,战斗要令半济而击之。意思是说,军队渡过河流之地,要远离水域;不要驻扎在下游,防范敌人开闸放水或者投毒;战斗时,要趁敌人一部分已过河,一部分在渡河,还有一部分未渡河的时候,展开进攻。

    斥泽:行军要惟亟去无留,战斗要依水草而被众树。意思是说,遇到盐碱沼泽的地方,要迅速离开,不可停留;战斗要选择依傍水草,背靠树林的有利地势。

    平陆:右背高,或前死后生。平地就不需要讲太多,可以选择背靠高地,或者前面有天然屏障,后面进退方便的开阔地即可。

    总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占领制高点,向阳不生病,靠近水草好给养。

    二.料敌之法—判断敌情的34种实用方法

    敌人有走,停,打,三种状态,也知道四种地形的利用方法。那么我们怎样通过表面的情形,来预测敌人的真实意图,更好地获得战场主动权呢?

    孙子给出了肉眼观察敌情并预判的方法。虽然现代军事非常先进,有各种高科技的设备和技术,但也不失为一种非常实用的补充手段。

    方法达34种之多,理一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根据自然景象的特征来判断敌情:

    01.树木摇摆晃动,说明敌人在试图隐蔽前行,靠近我军;

    02.草丛里有许多遗留物品,是敌人想要故意迷惑我方;

    03.鸟儿成群被惊飞,往往是敌人在那里埋下了伏兵;

    04.野兽惊恐,四处逃散,是敌军开始大举进攻的征兆;

    05.尘土飞扬得又高又尖,是敌军的战车来了;

    06.尘土飞扬得低而宽广,是敌军的步兵来了;

    07.尘土稀疏,慢慢上升,是敌人砍柴的原因;

    08.尘土较少,时起时落,是敌军在安营扎寨;

    09.飞鸟在上空聚集,说明下面的敌营是空的;

    第二种是根据敌军行动的变化来判断敌情:

    11.敌军逼近却很安静,这是因为他们有险要地形可依仗;

    12.敌军很远却来挑衅,这是因为他们想要诱使我军前进;

    13.敌军不选高处而驻扎在平地,一定是因为他们有利可图;

    14.敌军使者措辞严谨谦卑却加紧备战,敌人实际是想发动进攻;

    15.敌军使者措辞强硬且军队做出进攻姿态,其实是要准备撤退;

    16.敌军出动战车,部署在两翼,是因为敌军在掩护部队排兵布阵;

    17.敌军处境并不困难却主动讲和,这说明一定会有阴谋诡计;

    18.敌军快速奔跑并排兵布阵,这是因为他们期待与我进行决战;

    19.敌军半进半退,这是为了引诱我方军队;

    20.敌军倚靠兵器站立,这是他们处于饥饿状态;

    21.敌人打水自己先喝,这是他们处于干渴状态;

    22.明明有利可图却无反应,说明敌军疲劳不堪;

    23.敌军夜间慌乱喊叫,是因为他们内心很恐惧;

    24.敌军内部混乱纷扰,说明将领没有威信可言;

    25.敌阵旗帜飘摇不齐,说明敌军队伍已经混乱;

    26.敌人军官容易发怒,是他们全军疲劳的表现;

    27.敌人杀马吃肉,说明他们的粮食已经严重不足;

    28.士兵收拾炊具,不回营房,是拼死突围的穷寇;

    29.敌军将领讲话低声下气,表明他已失去了军心;

    30.敌军将领不断犒赏士卒,说明他们已无计可施;

    31.敌军将领不断处罚部下,说明军官已处境困难;

    32.敌将先粗暴凶狠,后又担心叛变,属于不明智;

    33.敌军派使者前来谢罪致歉,是为了能休养生息;

    34.敌军来势汹汹却不战不退,要谨慎研究其目的。

    三.文武治军—兵不在多,在于齐心协力

    在这段内容中,孙子从军队的“人”的角度,列出了立于不败的四个要求:军队不能贸然进攻,内部能同心协力,对外能掌握敌情和将领能被下属信任兵支持。

    然后,孙子很自然地提出了“兵非贵益多”的观点,希望将领别仅仅重视表面的“数量”,要注意管理军队,提高“质量”。

    如何治军,即如何能管理好军队呢?有三条原则:

    1.赏罚分明,士卒诚服。

    意思是说,将领要公正公平,对待下属和士兵,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袒。这样士卒才能心悦诚服,为将帅所用。

    2.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将军要用道义让士兵接受命令,用法规让军队整齐划一。这样才能使士兵有信仰,有意志力,并且能敬畏和信任上级。

    3.以身作则,附众并力。

    将军要在言行方面做部下的榜样和表率,这样才能才能使将士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才能使军队上下一心,形成合力。

    四.本篇的总结:

    军队有走,停,战三种情况;

    地形有山,河,斥泽,平陆四种状态;

    行军舍营—要占领制高点,向阳和近水草;

    掌握敌人意图,要观察环境和敌军的动向;

    治理军队要取得信任,齐心协力与敌作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军禁忌、料敌34法和治军三原则:《孙子兵法-行军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le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