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来了之后,我们慢慢的形成了时不时的被隔离被居家办公的习惯,少则一周,多则两三个月。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习惯,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在公司办公和居家办公的利弊。正好偶然间看到了有一段关于“场景”和“场地”的一些观点,引起了我的思考和兴趣。
上班要到公司,下班要回家,上学要去学校,购物要去商场……纵然电商经济已经很发达了,而且确实对线下的实体门店的冲击力很大,但是大众对有场景化有触感的体验,还是无法拒绝,所以场具有很大的价值。
在家工作的状态和在公司工作的状态,自然是不一样的。人们对场有一种天然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依赖。在公司工作,会在心理上自然而然的给自己一种暗示,在这个场里,我们需要做的首要的事项是工作,人的专注度上会做一定的调整,会更加聚焦。但如果把工作这件事情搬到家里的话,就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家里有孩子和老人的,孩子吵吵闹闹,老人嘛就动不动来点很体贴的服务,所以很难进行长时间的专注。效率自然也是受影响的。所以尽管很多工作完全可以线上完成,或者说线上线下的差别并不大,但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这部分成本的付出产生的价值远比省下这部分成本的价值要高很多。
同样,购物也是一样的。线上的购物我们最终的选择一方面要看价格,还有一方面就是看其他买家的评论,不完全是按照自己独立的判断完成的。但是商场购物就完全不一样,你可以自己亲身感触到货品本身。如果是一件衣服,衣服的颜色,质量,款式,样式,都可以很直观且具象的呈现。如果是食品,我们甚至都可以试吃。特别是一些促销活动,可能大家去买并不是因为真的需要,而是每个人都有的从众心理在作祟。这些在线上都是无法体验到的。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电商如此发达了,线下门店依旧存在的原因。
到学校学习,场的作用和存在感会更强。就像面授为啥要比网上授课价格更好的原因。在客观存在的场里,我们能够产生真实的互动,以及通过表情,态度传递的一些无声的语言。
现在虚拟现实日益发达,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完全不需要场的存在,而完全依赖于VR OR AR在线完成和现实一样的体验。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了,我们到底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所以,对场的需求,更深层次的反馈出的是人对变化的需求。在沉默中灭亡,是一句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