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研讨论。事情是这样的:我在教《诫子书》时,在划分文章结构时出现了困惑,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我查阅了许多资料书和百度,结果出现了很多划分的版本,但并没有说明划分的理由,手足无措之际,我只得求助于我们七年级语文群,毕竟他们中的许多是老教师,初中都带了好几轮,经验十分丰富。于是,就引发了下面这场讨论:
“请问各位同仁,《诫子书》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怎么划分节奏?除了课件上的,我在网上查了还有好多个不同的划分版本,已经茫然了,能否指点迷津?”
没过多久,儒雅随和的卢主任就发话了:“建议:主谓停,年与时/驰。时间副词停:将/复何及。”
我紧接着问:“那‘遂成枯落’呢?”
“ 动宾停,遂成/枯落。”
突然资历深厚的刘老师加入了“群聊”:“建议:主谓停,年/与时驰。”
“ 翻译成现化汉语的话,‘年与时’是主语。”卢主任继续解释说。
“ ‘年与时’是并列短语?主语是‘年’,和下一句是对称的。”刘老师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都有道理,‘与时’可以是一个状语,可以划细:主状谓都划开——‘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经验丰富的马老师也加入了激烈的讨论中。
“年纪随同时间一起飞驰而去,不是‘像时间一样飞驰’,所以‘年与时’应该是主语,而不是状语。”卢主任据理力争。
“我偏向于‘年’为主语,年纪飞驰而去,怎样地飞驰而去,随时间一起。”一直在观望的教研组长赵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
讨论还在继续,虽然尚无定论,但我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其实语文很多时候是没有对错的,无所谓标准答案,只要说的有理、解释得通即可。
“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这样有益的讨论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引发集体探讨,期待今后能多多益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