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作文一直是我拿手的项目。一张语文试卷做到后面,一看到作文题,我就思绪翻涌,一条条句式、段落在脑海里冒出来,各个思想家、发明家的名言,一条条影响深刻、令我羡慕的好句好段在眼前闪过,仿佛我只要梳理好它们,一篇优秀的作文就跃然纸上了。我十分喜欢这种用文字表达的感觉,虽然那时的我才不过十一二岁,还没有什么深刻的想法,现在来看那些作文的观点或许有些可笑,无非不是千篇一律的初中生范文,但在那时的我看来,把这样一些优美的句式、文字组织起来,把自己的想象用文字描绘出来,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这也是我在初中写作文时喜欢用三个排比句式结尾的原因)。那时的我,像一个在海滩边玩耍的孩子,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回想起那个时候,或许是真正的纯粹的因为兴趣爱上学习的。我对一切学科都充满了兴趣。喜欢地理能够在书上看到美丽的风景和认识各种绮丽的自然景象,喜欢历史能够让我知道世界上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对背历史年代表也是饶有兴致),喜欢生物能够了解我们的自然、各种微生物和我们身体的机理,喜欢物理能够了解我们的世界运动的原理、宇宙的广阔,喜欢数学看似复杂实则充满美感、奇妙的公式,喜欢语文,能够在书上的一篇篇短文读到一个个故事,引起我的感伤,亦或是遐想。
初中住校,晚上十点寝室灯准时熄灭之后,孩子们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有吃零食的,有夜谈的,有看小说的。而我经常在灯熄灭后,偷偷从枕头下拿出一本时文选粹或是智慧背囊,小心翼翼地翻开书,小心翼翼地调整好枕头和小手电筒的光亮,以免漏出的光让晚上门外查寝的宿管员发现。在漆黑的夜里,我常常伴着一元一支的小手电微弱的光亮阅读,有时候一发觉,夜已深了,寝室里只有浅浅的鼾声。再看上一回儿,我才念念不舍地把书放在枕头下,关上小手电。闭上眼,脑海里仍回想着刚才阅读的故事,过一会才沉沉的睡去。
就在这样的无数个夜晚,每晚熄灯之后,就是我紧张而又期待地拿出书,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的时刻。有时是时文选粹,有时是智慧背囊,又有时是优秀作文,在一个个故事、一篇篇作文中,我感受着这个世界的温情与冷暖,感受着作者流畅的文笔下透过故事吐露出来的人生哲理,感受着在我生活的这个小县城之外世界的丰富与广阔。这一切不时引起我的无限遐想,满足着我的好奇心,同时又激起了我对知识的无限渴望。
转眼到了高中。由于上的是县一中,学校对课外书管的很严,自习课上看书的话都会被收缴,而且整个班上也没有几本可借的书,因此能够看书的机会很少。在班上广泛传阅的还是类似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这样的杂志或是知音漫客等漫画,而阅读这些杂志只要是满足猎奇的心理和应对学习上的无聊(此时的我因为逆反心理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更别谈学习的乐趣,这一点直到后来高三才改变,那时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上课看课外杂志被缴的读者,青年文摘不知道有多少本(现在仍能回想起上课偷看课外杂志时往窗外偶尔瞟一眼突然看到班主任的恐惧)。此时又开始接触网络文学,上课的时候在课桌下偷偷看小说,晚上睡觉躲在被窝偷偷看小说。斗破苍穹,斗罗大陆,几百万字的玄幻,上课看,吃饭看,睡觉看,有时候在放学的路上也捧着手机看。有时晚上看得太过了,一抬头发现天已经快亮了,于是赶紧闭眼睡两三个小时再起床去学校。这样的状态差不多持续了俩学期,直到高二暑假。在那个暑假,在家无聊到近乎麻木的日子里,在竭力克制自己不要再外出上网的那一段日子里,我下载了三体的电子书,以及肖申克的救赎。三体里描绘的浩大、令人憧憬,引人无限遐想的地球和宇宙的未来场景,以及肖申克的从绝境中寻找希望、永不放弃的信念,让我重拾了对世界、对宇宙的好奇心,改变了我对生活、对学习厌倦的态度,仿佛幼时拿到我的第一本《101个世界未解之谜》一般的欣喜,我仿佛看到我内心微弱的火光,一下熊熊燃烧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