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不觉又回顾了两部金庸武侠,《天龙八部》和《神雕侠侣》。《天龙八部》是金庸不可多得的作品,缘于他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对众生的思考,有些佛家的思想在里面。《神雕侠侣》因为是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部金庸剧,现在回头再看,是不是又多了一些理解,特别是杨过这个人物。
《天龙八部》里面,以前最喜欢的人物是段誉,对喜欢的人不懈地追求,终成正果,而最近是冲着萧峰的豪气在电视里的演绎去的。杏子林丐帮大会,那是何等的豪气,技压群雄,代长老受罚,阿朱便在此时对萧峰生了爱慕之意。奈何种族的偏见胜过了感情与理智,至萧峰走后丐帮算是一落千丈。聚贤庄一役,若不是萧峰自己放弃抵抗,这所谓的武林豪杰哪一个会是对手。再到少林寺英雄大会,亢龙有悔救阿紫,一对三,战丁春秋、慕容复、庄聚贤,三兄弟义结金兰,这一段看的热血沸腾,昨天看原著,确实是胡军版最接近原著,只是段誉对慕容复那一段都省略了一些。纵观全剧,哀叹萧峰英雄了得,却是个悲剧人物,阿朱死于自己掌下,先是以汉人为荣,讨厌自己是契丹人,又为宋辽战事牺牲自己性命,其实他可以不用自刎,但毕竟是大仁大义之人,逼迫兄弟,以死谢罪。
点评《天龙八部》离不开八个字“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当然我不敢说是点评这部作品,只是确实喜欢它。在看少林寺那一段时,萧远山逼迫叶二娘说出大恶人姓名。细想一下,萧峰、虚竹、段誉三人已经义结金兰,但虚竹父亲是萧峰仇人,之前萧峰又误会段誉父亲是萧峰仇人,虚竹父母又可以说是因萧峰父亲而死,一如段誉父亲的风流帐到了自己身上就成了孽缘,因果循环,确实符合佛家轮回果报。佩服萧峰的英雄气概,暖心于三兄弟的结义之情,但纵使如此大英雄,却在中原武林所谓的“英雄人士”口中都成了狗贼,像是一群乌合之众从来没有拿头脑思考过,用理智分辨过。这与萧峰在杏子林丐帮大会上帮慕容复说话,理智分析凶手另有其人形成鲜明对比。同样的有,北乔峰南慕容人物品性差距明显,慕容复在少林寺段誉对他手下留情时反而出手偷袭,被萧峰所制止,电视剧中胡军演的萧峰把慕容复举在半空,“我萧峰大好男儿,居然和你这小人齐名”,真是痛快。
这或许便是不同年龄段的理解差异,当然现在的我择偶观也有很大改变,反而对阿朱与萧峰这一对非常喜欢,阿朱善解人意,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也为爱情牺牲了自己。杏子林时候便体现出了不一般的智慧,后面与段誉二人假扮萧峰、慕容救了丐帮,更是表现出过人的勇气。相比于王语嫣,阿朱的形象更饱满一些,前者有点花瓶的感觉,后者是敢爱敢恨的独立女性,虽然一个是小姐,一个是丫鬟。若要说这天龙里的女子,钟灵活泼可爱,木婉清性子刚烈,阿紫顽皮邪气,王语嫣柔弱可人,各不相同,唯有朱紫二人结局差了些,从小是孤儿的两人对命运抗争是最多的。
再看《神雕侠侣》,我个人特别喜欢杨过这个人物。从小便是孤儿,难免心灵不是那么健全。郭靖黄蓉把他收养,黄蓉教他读书识字我认为是对他后面的成长及价值观有很大影响的,但他内心毕竟是自卑的,自苦于自己的身世,所以不能和大小武,郭芙玩到一起,也就是说,从小他的心智便不同。与欧阳锋做义父子,一是机缘巧合,也是杨过的性格使然,他只要有人真心待他,他便会真心待别人。到后面认识小龙女,也是认为“姑姑”是这个世上待他最好的人,这是亲情慢慢演化成爱情,直至剧中的第一次丐帮大会之前与黄蓉的冰释,才原谅了黄蓉,也明白郭靖夫妇对他的恩情。
但郭靖与杨过性格差异太大,郭靖从小在母亲和七位师父的教导下晓之大义,成长过程相对顺利,而且屡遇贵人,性格自然正派。而杨过本就是孤儿,在桃花岛与全真教都是遭人欺负,直到小龙女教他武功。重温一遍剧情,觉得杨过的遭遇真的是艰辛,小龙女第二次出走,救黄蓉母女,抵御强敌后受重伤,同伴不管不顾,绝情谷身中剧毒,中毒之躯开解大小武,救武三通,反而让小龙女与郭芙误会,丢了手臂,小龙女也离去。若不是机缘巧合遇到神雕,估计就要没命。重阳宫和小龙女重聚,小龙女身受重伤,一对命不久矣的情侣终于在重阳真人面前成亲。小龙女重伤绝望之际,逆转筋脉疗伤现生机,又被郭芙误打误撞害小龙女毒入肺腑。我是看到这里,虽知晓剧情也不免为这一对人的遭遇而痛惜。
相比于郭靖的侠之大者,我觉得杨过是真正在追求内心想要的东西,虽然遭遇凄惨,但内心强大,坚持不懈地追求爱情与自由。这过程中也没有扭曲了自己的内心,仍然救郭靖救黄蓉,保留了心中的侠义。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我的经历让我更欣赏杨过。顺便说一下郭襄,相比于小龙女,和杨过性格更像,或许更适合杨过。但是,真要说男女是性格相近更合适还是性格互补比较好,恐怕需要辩论一番吧。像郭襄这样在现代社会看来依然如此优秀的女子,恐怕也就只有杨过这样的她能够看的上,也就是“一见杨过误终身”还是挺合理的。(所以,你如果没有杨过那样的才能,也就别想泡郭襄了,哈哈。)男女在选择上是存在差异的,杨过这样的人可能会喜欢小龙女类型的也可能喜欢郭襄类型的,但郭襄好像就只能喜欢杨过类型的了。
武侠刀光剑影,神功秘籍。这些是小男生入迷之处,如今大了,一是怀念守在电视机前看打斗的乐趣,二是寻找人性光辉的时刻,那些豪情,那些义气,仍然让我感动着。看看这些个金庸笔下个性饱满的人物,虽没有小时候那么强烈的角色代入感,但看看这奇妙世界以及性格和命运的关系还是很有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