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正视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

如何正视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

作者: 龙月妈妈要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0-01-04 22:02 被阅读0次

一年多前金庸先生去世,又掀起了一阵“金庸热”,有人开始恶补武侠小说,有人开始囤金庸全集,有人开始重温电视剧……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缅怀金大侠。

我借着学习友邻优课连载的《海峡时报》讣告的机会,了解到了金大侠人生的很多面。相比他出身名门,中学开始出畅销书,如何成为资深新闻人这些传奇故事,对我这个当妈的触动最大的,还是他长子的自杀。

1976年10月,金庸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大儿子查传侠自缢身亡,时年十九岁,这是他心中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痛。

“关于查传侠自杀的原因有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与父母离婚有关。查传侠在美国读书时,得知父母要离婚,非常伤心。他曾多次尝试劝说父亲,但没能改变这个事实,父母的离婚对他的打击极为沉重,在绝望中他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查传侠那时在美国读大学一年级,还未选科。他有一个女朋友在旧金山,他们在电话里吵了几句,他就不想活了,一冲动就选择了自杀。”

我曾经认识过很乖巧的女孩,从小到大,学习一直很好,从不需要父母操心,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高考也考入了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她离开家上大学的四年期间,父母关系不断恶化,等她毕业回家时,两人正在闹离婚。本来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她,在一个晚上吞下两瓶安眠药,给父母留下一封信。信里说,

一想到无论我成绩多么好,找到什么样的好工作,都再没有一个温暖完整的家可以回时,这世间的一切就都失去意义了。”

金庸曾痛苦地回忆'我记得接到大儿子在美国过身的消息后,好灰心,好难过;但那天还要继续在报馆写社评,一面写就一面流泪,一直都很伤心,还是要写。'之后,他亲自去美国,把儿子的骨灰捧回香港安葬。儿子的自杀也成为他信仰佛教的直接原因。

“几个月以后,他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中说:'……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 '一句'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写不尽他心中无限的悲痛与伤心。在他1961年写《倚天屠龙记》时,对于'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他还没有切身的生命体验。1977年3月,当他提笔写下这些文字时,离查传侠自杀不过短短5个月,伤口犹新,创痛宛然,所以语含至痛。中年丧子,那是真实人生最深的不幸。

另一种说法是,金庸对这个儿子感情很深,相反,母子的关系不太好。查传侠十一、二岁时就写过一篇文章,说人生很苦,没什么意思,先天有佛教思想。有人说应该阻止孩子这样想问题,金庸却觉得儿子是对的,人生本来就像他想的那样,他甚至夸奖儿子深刻早慧,根本没有想到儿子会因这思想断送性命。

1991年,金庸将《明报》卖给于品海,有人就说那是因为于品海长得像他死去的儿子。记者问及此事,金庸回答:'理性上我没这样想。但他跟我大儿子同年,都属猴,相貌也的确有点像,潜意识上不知不觉有亲近的感觉,可能有。'

长子自杀对金庸生命的震撼是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的,他说:'1976年10月,我十九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雳,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当时有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 在死亡面前,一切身外的虚名浮利、他的万贯家财都变得空空洞洞。这也许是他一生遇到的最大打击,儿子的死使他伤心欲绝,在极度痛苦中,他开始研读佛经、在佛教书籍中寻求人生的答案。从痛苦到欢喜,经历了一年半的时光。他曾用了近五年的时间,将自己多年来钻研佛经的心得,以及佛经中的故事、经义,编写成数百篇的诗歌,尚未公开出版。

1981年4月12日,他对杜南发说:'因为宗教是一种神秘经验,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这不是一种理性的,而是宗教性的。我信佛教,因为我相信人生就是这样子,所以就信了。刚才我曾说过,写小说是追求美。我写社评,则是在力求弄清真和假、理由充足不充足和判断对与错。至于佛学,则属于宗教性的范畴,是你信仰不信仰的问题,没什么道理可讲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正视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ee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