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作为课本的补充?
对陈小冠小朋友的阅读,我原来就是一心一意想要“海读”。大家理解那个海吗?就是大海的海。
从发现不可行不可信是在这学期做语文典中点作业。
昨晚我还给孩子总结说,你看看进步挺大的,原来一课一练都做的吃力,现在你自己都觉得简单,今天做典中点的题,基础部分你在课堂上就自己完成了,回来后的阅读理解也读得不错,看图写话你编故事能力也棒棒哒。自己跟自己比,你自己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孩子慢慢微笑。因为我说的都是真的。
但是,典中点还有一类题,比较难,孩子很怵,导致一留典中点的作用,无形当中就开始拖延。也许在孩子看来,那是我无法理解无法企及的吧。这类题就是课本中心思想的体会和分析。
我理解着就是,孩子无法真正的自主阅读,阅读的量达不到,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是改变这种读的状态是需要时间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读的内容。
那么,读什么能帮助孩子更好的作为课本的补充?进而提升做典中点作业的能力?
我一直有这个想法和思路,但是没有人直接告诉我读什么,只能不停的试,当然这个过程还要兼顾孩子兴趣。从北师大和苏教版教材到各类故事书,喜欢的不能读,能读的又没兴趣。
直到试到《全阅读》。
以前我对这种书是不屑的,总觉得要图没图限于篇幅文字又不完整,现在看来想法多么幼稚。就是这本书让孩子开始坚持朗读,每天读一单元,每一单元一个主题。主题变换丰富,深入简出。也许是这本书的坚持超过了我对它和孩子的期待,惊喜到我,所以评价过高。
于是开始研究这类书籍,从《日有所诵》到《全阅读》到《小学生群文本》到《新语文读本》,才发现一个个的惊艳,不免感慨,脱离了审核需求的语文课本,也可以做的这么好(*@ο@*) 哇~
而这个“好”,我无法言传,只是感觉到对孩子来说,可以做课本的延伸来读一读,也可以做为独立的杂而不乱的主题筛选,喜欢的可以再做延伸。
就此找到一条思路,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