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荣
中国八大菜系中,川菜举足轻重。川菜已经不仅仅是几道菜、几碗汤、几种味道,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习惯,一种没有地域界限的历史和现实的融合,川菜孕育出来的川人,麻辣鲜香的性格从古至今一直流淌在大街小巷。
人们普遍认为:川菜发端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形成于明清。而真正较为系统以文字记载川菜的,却是清康熙年间四川绵州罗江的李调元父子。他们收集整理刊刻的《醒园录》作为川菜的第一本菜谱流传至今。直到现在,活跃在餐桌上的许多川菜菜肴都出自这本《醒园录》。《醒园录》提出了常珍理论,把江浙一带和四川民间融合形成的美食整理记录下来,可以说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美食实践。《醒园录》主要涉及调味品、红白菜品、小食、盐卤制品等。内容十分广泛,除蜀地本土的鸡鸭鱼肉、奶蛋等的做法,还有来自江浙的海鲜和其他山珍的做法。
《醒园录》中记录了多种做鱼的方法。淡水鱼和咸水鱼都有涉及。在《醒园录》的诞生地——罗江 。吃鱼,乡人之欢;做鱼,乡人之乐。什么泡菜鱼、大肉鲢鱼、红烧鱼、双椒鳜鱼、家常桃花斑......,如此种种,多如繁星。日常生活,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对于四川人来说,无鱼是不成席的,鱼一定会以主菜的身份出席,双江醉鱼便是其中之一。
双江醉鱼的“家”置于双江书院。 双江书院是个老院子,清乾隆年间为半官半民的罗江最高学府。历经几百年时间,其建筑格局尚存,几年前,一张姓乡民视其居于老街,清雅安静,加之古色古香,历史悠久,文脉厚重,然而却已破败,实在可惜。便几经辗转,租了下来。按照酒旧制修旧如旧的,2016年底双江书院经过维修,以一处古朴精致的书院味小餐厅的面貌重新面世。
说它古朴,一是其建筑格局,二是其室内餐、茶、摆、玩等物件老旧。这座院子面积不大,却也讲究。前院两株一百多年的银杏树,笔直粗壮的树干撑着两顶大伞,浓荫蔽日,到了秋天,片片金黄,阳光穿过叶儿,叶儿便透着金光,映在地上、墙上、树干上、敦厚朴实的竹椅木凳上,那些地啊、墙啊、树啊、竹椅木凳啊...便披上了金衣;微风拂过,银杏叶飘然落下,书院便铺下一层金黄的地毯。
走过前院便是门厅,门厅两侧是几间厢房,现在已经打理成几间各有特色的雅间和茶室。门厅对面便是书院的主厅——正堂。正堂与门厅之间以一方天井相连,上接天,下连地,书院的气息便源源不断,自由呼吸几百年。正堂后面便是后院,后院小巧玲珑,以草木水陆为主,自然气息浓厚,一年四季各有不同。
书院内部的各种设施,是主人经过精心挑选,用心摆布的,每一件,每一款均以书院的建筑格调互为搭配,人与建筑,人与建筑中的物件,建筑与建筑中的物件便中和协调,生生相惜。
说它的有书院味,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书院的历史,为它沉淀了极其厚重的书院味。二是经营书院的张老板,或多或少具有书院气。有了这座书院,有了这位有书院情结的老板,自然书院便又活了起来。于是开发的菜品便也有了书的味道。双江醉鱼便是书院味的代表。
张老板是个有心人,常与本土乡贤交流沟通,在散散的生活中寻觅心中期待。当《醒园录》进入视野,便孜孜以求,寻得其中几款菜品,细研深究,于是菜从书中来,味于院中生,其文其味均得市场认可。其中一款便是醉鱼。
醉鱼成品,色泽鲜亮,光彩夺目,手指粗细的条状,柔而形正。其味香醇浓郁,淡淡酒香,入口更是酒的香,鱼的鲜,交相辉映。鱼肉条分缕析,嚼劲足却不费牙,味鲜香却不腻舌。实则佐酒之佳品,休闲之美食。凡有客至,皆已此物待之,客必欢愉尽兴。
醉鱼本时光自然孕育而成,其制作工艺更接地气,全程手工。《醒园录》记载:取鲜鲤鱼,去肚内杂碎,腌二日,翻过再腌二日,于卤内洗净,再以清水洗净,晾干水气,用烧酒洗过,装入罈中,每层鱼各放些花椒,用黄酒灌下,淹鱼寸许,再入烧酒少许,与花椒盖住,用泥封口。腌制一月有余,可食,食有两法。一为烧,取罈中鱼,猪板油切碎,适量姜葱等,慢火轻烧,味浓化渣,味佳。一为蒸,取罈中鱼,于自然光中晾晒至干软适当,切条块状,码于盘中,放适量猪油或香油,用大火蒸透。待其温热食之,令人神清气爽,口鼻留香,实佐酒神物。
双江书院的双江醉鱼,在《醒园录》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其制作更加严格,工序更加复杂,选材更加精致,配料继沿袭传统,更结合现代。其味不断满足食客之需,2018年,当地因其用心,继承川菜之传统,弘扬乡土之文化。双江醉鱼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着双江书院和双江醉鱼的张老板也因其继承和发扬传统,弘扬川菜文化,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20.8.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