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
一、解题技巧: 详见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专题训练
二、文体知识: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
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表现手法:象征 对比 烘托 设置悬念 前后呼应 欲扬先抑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联想 想象 衬托(正衬 反衬)
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 夸张 引用 对偶 设问 反问 反复 对比 反语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1) 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1.人物描写的作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2.细节描写的作用:
什么是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成功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2)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作文中一般是突出主题,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事件发生的背景,展现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等。 (1)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活动的场所和周围的景物,通过描写寓意于景,景中有意,起到衬托人物的精神风貌的作用。
(2)能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交叉进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作用:
1.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2. 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侧面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进行,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
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首先:现在的考试很少分着考“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提“句子的作用,
”都是包含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两者很难分开来答。比如: “为下文做铺垫”是一种“结构”上的作用,但实际答题时需要答“为下文写什么(具体内容)做铺垫”才给满分。而那个“什么”就是在内容上的作用。
句子在开头的作用:
1.引起下文(引出正文)
2.引领下方(注意和„引起下文‟不同)
3.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环境等)
4.为下文做铺垫
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点明中心(又叫主旨)
.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
3.承上启下
4.照应标题
5.照应开头
句子在文章结尾的作用:
1.总结上文(总结全文)
2.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3.强调中心
4.升华中心(升华主题) 注意 以上三种 不能同时出现
5.发人深思,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
6.照应标题
7.照应开头(就 是 首尾响应)
特别注意:如果你问的是语文阅读中的“句子的作用,”通常按这样的格式 回答:
划线句子 运用了( )方法,写出了( )内容,表达了( )中心。
那个“中心”又包括:作者的思想 情感 人物的性格品质 及为下文做铺垫等。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1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读懂材料是做好题目的前提。阅读材料时可以将多种阅读方法综合运用,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建议采用下列步骤:
二、文体知识: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
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
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6 发人深思,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常见写作方法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首先:现在的考试很少分着考“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提“句子的作用,
”都是包含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两者很难分开来答。比如: “为下文做铺垫”是一种“结构”上的作用,但实际答题时需要答“为下文写什么(具体内容)做铺垫”才给满分。而那个“什么”就是在内容上的作用。
句子在开头的作用:
1.引起下文(引出正文) 2.引领下方(注意和„引起下文‟不同) 3.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环境等) 4.为下文做铺垫 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点明中心(又叫主旨)
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 3.承上启下 4.照应标题 5.照应开头
句子在文章结尾的作用:
1.总结上文(总结全文) 2.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3.强调中心 4.升华中心(升华主题) 注意 以上三种 不能同时出现 5.发人深思,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 6.照应标题 7.照应开头(就 是 首尾响应)
特别注意:如果你问的是语文阅读中的“句子的作用,”通常按这样的格式 回答:
划线句子 运用了( )方法,写出了( )内容,表达了( )中心。
那个“中心”又包括:作者的思想 情感 人物的性格品质 及为下文做铺垫等。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1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一,词句理解题
该题型具体表现形式举例:“请你谈谈对文中的某一个词或短语或句子的理解”、“请你谈谈某一个词、短语或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你说说这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解答该题型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切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是解答该类型题目的重要原则。
2、联系文章的主旨来理解它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要知道,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直接或间接为主旨服务的,所以联系主旨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重点含义,是把词句的含义理解得深刻的重要原则。
3、分析修辞手法,根据修辞特点来理解表达效果。
4、从形式(结构,表达效果等)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二、内容概括题
该题型具体表现形式举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的”、“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文章围绕写了哪些内容”等。 解答该类型题目应注意如下方法:
1、总揽全文,宏观把握 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要完整正确的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如“哪几件事”中的“事”,“表达了哪些情感”中的“情感”等,这样才能保证答语和题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不至于答非所问。
三、作品感受题
该题型具体表现形式举例:“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的理解”,“你生活中这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样想的”等。
回答该类题目时学生往往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或者是思维的不开阔,觉得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所以觉得无法回答。其实,上文说过,答案是从文章中来的,你只要认真阅读材料中的事例,仔细回忆生活中的点滴,是一定可以作答的。即使万一没有或是想不出这样的事例,你也可以依照材料中的事例,依葫芦画瓢,编造一个事例。
作答时,要先亮出看法,表达感受,再联系实际。这样使得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还应注意的是,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时,应有较具体的时间,人物,事件,这样才能让人明白你是在联系生活。而事件的具体内容则可以高度概括,而叙述的重点则应该合乎题目要求,以便让你的答案简洁明了。 最后还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阅读理解题答案一般有如下要求:简洁性,准确性,通俗性,另外,一定要与题干衔接紧密。
1、简洁性。
答案忌重复累赘,特别是在选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的时候,要将原文中那些枝叶成份,与题目要求不相干的成份删去。有的同学在回答时生怕不够完整,故而想答得越多越好,如果多而无当,是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的。
2、准确性。
用语要求准确,如果答案中有错别字或是病句,是会影响得分的。所以做完之后有时间一定要检查,看看你的答案是否通畅明确。另外,有时文中可供作答案的可能不止一个句子,我们应该选择最适合的作答。
3、通俗性。
原文中的用来参考作为答案的句子有时候是形象化的句子,比如,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把这样的语言作为答案时,要注意把形象化的句子转换成通俗明了的句子。
4、答语要与题干有紧密的逻辑关系。
答案从材料中来,这是作答阅读理解题的不二原则。但有的题目不能把原句子直接作为答案。虽然答案在这个句子之中,但在把它作为答案时,有时需要将原句子作必要的语序调整或是增删替换,以使答案与题干衔接紧密,逻辑严谨。 以上是作者在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所总结解答阅读理解题所总结出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因为手头资料缺乏,故而文章示例不够充分,有些大而化之,如果你能仔细品读,能从中受到一些启迪,我将不胜欣慰。所缺失的范例,以后我或许还会补充上来,以期对你有更大的帮助。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二)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再换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三)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看要求
所谓“看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的考试时答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四)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答问题
所谓“答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根据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相应的问题,回答问题力求做到以下诸点:1、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3、言之有据,持之有理。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我向学生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参考答案,我们的学生不要害怕,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可能与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我们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之有据”地来作答。
所谓“持之有理”就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能说一个道道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学生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学生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总之,笔者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因为不懂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要领,往往失分较多,且大多失分非常可惜,甚至于是无谓的失分。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于是选题确立为《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初探》。笔者主张,教育科研的选题应该来源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同样教育科研的成果也应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实践。
笔者认为,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交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
区别题型作答
读懂文章、明辨文体及基本概念,其目的还在于运用,在于答题。学会区分不同题型,巧妙处理也很重要。
1、选择题。通常采用排除法。阅读分析题的内容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内容,有时对课内知识也多有勾连考查。因此对课内掌握的知识如能或排除或选择,就无形中降低了知识的选择难度。
2、延伸题。如根据有关内容默写名句等,对此要避难就易,写自己最有把握的答案。否则容易吃力不讨好。
3、基本概念题。要做到抓住语段的主要内容来答题,不能捡芝麻,丢西瓜,更不能一页障目,不见森林。
4、综合分析题。对于这类题,则要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扣住命题内容解答,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答非所问。这类题往往是最能见学生语文能力高下的题,答题应努力做到: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一般不超过30字;句子要通顺,语言表达没有漏洞,符合逻辑推理;要围绕文章内容,突出重点,不能信马由缰,胡乱扯谈。
科技文阅读。选文为有关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最新科技论文选段,客观题型。
考点:?概念理解,?句子理解,?文意判断,?信息筛选。
备考要点:1、先速读全文,了解大意,克服畏惧心理。2、看清题意(对或错选择,关键字词)。3、找到答题区间,找准原文依据,注意关键字词及关联词的隐含信息。4、句子理解要会抓主干(作语法分析)。5、注意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判断。6、错项原因:偷梁换柱(扩大或缩小范围,可能性和现实性不分),无中生有,答非所问(原因、结果、目的、手段、条件不分)颠三倒四(对象、是非、顺序)7、可用排除法
社科文阅读 选文是有关社会科学类的文章,趣向于蕴含较深的文学作品,如散文
考点:1.词语理解 2.句子理解 3.表现手法 4.文章内容,结构分析评价鉴赏
备考:1. 先速读原文2.看清题意,不要答非所问3.词语解释不要就词解词4.尽量用原文原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