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是诱惑,如此多的钩子,那怎么能够让我们和这些钩子拆开,避免行为上瘾呢?
首先,自然的交流活动。
在自然环境中,多和同伴相处,提升社交互动质量,比用1/3的时间,守着发光的屏幕要好的多。通过自然地交流,回归到现实世界中来。
其次,面对面地多沟通。
我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使用微信沟通,似乎能减少压力,但是,技术本身会压抑一些原本十分普遍的基本心理活动。
再有,要限定屏幕使用时间。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尽量将在屏幕世界中看到的,与自己在现实世界的体验联系起来。积极参与,比被动观看要好。
对于已经有的行为上瘾习惯,到底该如何改变呢?
1、不要总是动用自己的意志力
总是动用意志力的人,一定先失败。当我们用抵触的态度,去对待成瘾这件事时,其实它会有助于成瘾。
但是,如果不把它视作洪水猛兽,用开放的态度,就要简单得多。同时,与中途动用意志力抵抗一件事的人相比,一开始避免诱惑的人,往往表现得更好。
2、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克服上瘾行为的关键,是用别的东西代替它们,尽量让自己分心。
比如:咬指甲的坏习惯,有的人甚至赌咒发誓要靠意志力来戒掉。但这些方法都没有找到替代行为,失败率很高。
如果手边有一个压力球,就会变得不一样了。一想咬指甲,就捏压力球,这个时候,玩压力球的新习惯,就会代替咀嚼指甲的旧习惯。
应对手机刷屏上瘾,有一个叫作“现实主义”的产品,该产品是个漂亮的塑料壳,样式和触感都和手机相同。
你可以将它装进口袋,当你想掏出手机的时候,这个产品就能给你敲响警钟,帮助你回归现实。
3、改变语言方式
“不要”、“不能”、“不可以”,这些词汇都会造成我们的排斥心理。
改变语言方式,尽量用一些具有掌控感和主人翁感觉的词汇,有助于改善我们的上瘾行为,比如“我能”、“我可以”等。
4、改变环境
重新设计环境,让诱惑尽量少靠近。
比如说,睡觉的时候,不要将手机放在卧室,给自己打造一个没有手机的世界。
5、借助负面反馈
负面反馈,是一种心理学的矫正方式,也是一种“厌恶疗法”,就是把想要改变的行为,与令人不快或厌恶的感觉搭配起来。
比如和朋友承诺,如果被朋友看到玩游戏,就发个大红包,或是请客吃饭等等。
也可以用游戏化的方法,将上瘾行为用到正确的事情上。
行为上瘾无处不在,它会披着各种外衣,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一步步侵犯我们的现实生活。
怎样防止自己深陷“行为上瘾”的泥潭,是每个人亟待思考的命题。
认识它,洞悉其背后的原理,采用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改变它,我们的生活才能回归现实,幸福方能满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