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拆掉思维里的墙》书结

《拆掉思维里的墙》书结

作者: 清和晚晚 | 来源:发表于2023-05-26 07:53 被阅读0次

1.怎么样先到最合适的工作?

别相信有完美的东西;关注一些专业网站;看看招聘网站和公司网站;多看专业论坛和社区

平台、资源、眼界、机会、好老板、失败的经验,这些都是未来会升值的生命潜力股。年轻的时候,即使牺牲点既得利益,也要“购买”这些东西,它们会在未来的时间里百倍增值。

一段好的工作经历,未来价值无限;一份坏的工作经历,未来也价值无限。

不要觉得拿了一个水杯就应该去接水,人生不设限,不要为一个水杯约束你真正有价值的生命。

2.你是人生的漂泊者,还是航行者

漂泊者一辈子都在躲避恐惧,而不是追寻什么。和航行者一样,同样精力充沛、目标远大、适应能力强,但是唯一的区别就是航行者有坚定的航行目标。

3.是谁让你不开心

最近被一段关系整得沮丧,看到这些话尝试了改变,确实有效果。

身上有一些“开心”“不开心”按钮,别人一旦做了什么会按动不开心按钮吗?如果总是让别人触动这些按钮,那我们的生活到底是谁在掌控?

有一些人按钮放在胸前,一眼能看到;有些人按钮被按到后,自己感觉痛苦,就到处去按身边人的按钮。生活经常失控,是因为心智模式是:外界、别人在掌控我的生命,是他们导致我现在的状态。一旦安装了这种模式,就习惯把痛苦和快乐放在别人手中。这种人为“受害者”。真正需要的,就是拆除按钮,成为一个掌控自我的人。

还有一种人的心智模式是:不管外界如何,我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这种人总能找到当下更好的方法,因为他们明白,不管外界怎么样,生活总是自己的。

3.“受害者”与“掌控者”模式

“受害者天堂”:

1.推卸责任,保住面子

他们活得轻松,不需要承担责任,只需要编故事就好了。这些故事一开始比较真实,后来慢慢地加入夸大、情绪化的,甚至是虚假的元素。受害者每天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慢慢相信世界就是这样的。

2.安心做坏事

3.让我们一起分享“凄惨故事会”

4.用受害获得同情和帮助

2.

作为受害者,最大的收获是:

发泄的快感,被同情,觉得自己其实是正确的。

最大的损失:觉得失落、绝望、无奈、无助、无力。

作为掌控者最大的收获是:

找到新的可能性,自省。觉得自己可以应付一切,有动力再尝试。

最大的损失:很有压力,没有面子

受害者生活在让自己舒服的自怜状态里,却失去了掌控生活的机会和可能性;掌控者则需要面临一些压力和没面子,却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你愿意坚强地掌控,还是愿意自怜地受害,请选择。

拒绝受害,掌控生命!

4.拆掉“受害”这堵墙

后知后觉(反思自己有没有受害者模式)

当知当觉(尽快意识这种情绪)

先知先觉(提前调整好心态)

不知不觉(掌控自我

5.让父母停止怀疑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快行动,然后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

6.幸福是一种转换力

内心幸福—社会系统—工作、职业、生活—物质收获—自我系统—自我对话,自我感受—内心幸福

“帕科姆情结”—感受不到幸福,只能感觉到饥饿。

7.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的时候,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与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心力与体力,不如去试一试。

坏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不做“开始爱好者”(我就是),滚石不生苔,转行不聚财。

开始让人可以丢下不满的现状,进入一个全新的希望当中。但正是因为全新,所以会损失很多过去。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去购买一个未来,那就是一个开始的价值。

你的过去应该典当吗?你购买的未来真的为你而来?每个开始之前问问自己。

回观我的专业和职业选择,好像确实不停的“放弃”与不停的“开始”。从“农药”转“食品”,确实是我很坚定的选择;一战跨专业考研“分析化学”失败后,二战跨考“食品”,跳出“毒死蜱”“敌百虫”,进入“赤霞珠”“霞多丽”,但就业仍是“仪器分析”相关。兜兜转转,其实坚持的内核可能没有变。

“上帝不需要你成功,上帝只需要你尝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掉思维里的墙》书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dk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