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锦源村蓝图标
我的人生,留下许多伴随时代跌宕起伏的印记:14岁考入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成为走出畲寨,越过“农门”,“农转非”的第一人;5年后,19岁时,离“编制”仅一步之遥,突然又回到山寨,重新穿上“农袍”;24岁时,当选乡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成为全县最年轻的乡镇干部;10年后,33岁时,“乌纱帽”突然被一撸到底,贬回山寨成为实质性农民。之后,三起三落,前后当了18年畲寨队长。我叫蓝图标,是浙江省武义县一个叫坞春的畲族山寨里以种枇杷为生的职业农民。
一、使命和希望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但在山高路远的畲寨还见不到一缕改开放的阳光。怀着对财富的渴望和“脱贫”的冲动,我贩过牛,养过蚕,给人扛过木头。在贫困的“围城”里血迹斑斑地左冲右突,苦苦不能杀出重围。机遇总是首先降临到有准备的头脑。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听说福建莆田的农民靠种枇杷发了财,怦然心动,茅塞顿开。经过几番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地实地考察和市场调查,发展枇杷项目一锤定音。以“精准扶贫”为抓手,争取到镇政府的支持,由信用社贷款二万多元,我为畲寨乡亲从福建莆田买回4000株(其中包括我自家400株)“解放钟”枇杷苗。从此,开启了我和畲族乡亲的枇杷人生。
枇杷的三年“怀胎(生长)期”,是我人生最难熬的岁月。白天,施肥、除草、整枝、除虫,漫漫艰辛却毫无回报的投入;夜晚,强支疲惫不堪的身体,是各种枇杷栽培知识持续不间断的“充电”。1995年,我考取了“农艺师”资格证书,实现从“粮农”到“果农”的角色转换时,枇杷的“第一胎
”瓜瓜落地。1998年,枇杷进入丰产期。当带着原始芬芳的畲寨枇杷,以八块钱一斤被市场抢购一空时,四邻八乡大跌眼镜,畲家山寨鞭炮齐鸣。乘势而上,我又争取到县扶贫办的支持,带领畲寨乡亲一鼓作气又发展了200亩枇杷基地。直至目前,陆陆续续发展到了600亩,形成囊括红砂、白砂两大类,早、中、晚合理搭配,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枇杷生产园区。
畲寨枇杷走出深山的渴望二十几年下来,靠着枇杷带来的财富,畲族山寨走出了十二个大学生,修通了基地入口的机耕路,有的买了小汽车,有的搬进了乡间别墅……枇杷,就像金山银山,正在源源不断地把富裕和美丽送向畲乡。
二、合作社的发展
我们畲族祖先,长期隐居在深山,刀耕火种,靠山吃山。2004年组建,由我出任理事长,以畲寨同胞为主体的“武义县更加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秉承祖先的刀耕文化,对600亩枇杷实行“五统一”管理。合作社的枇杷山,不使用化学农药治虫,通过培养天敌、人工扑杀等农业综合措施防治;不使用化肥,用菜籽饼、青草、作物桔梗当肥料;不用化学除草剂除草,用刀砍锄铲除草。枇杷林子里,空气清新,泉水涓涓,鸟语悠悠,蜂蝶翩翩。用有机肥料培植的土让土质疏松,含有机质丰富,地力丰盈;长出来的枇杷果子大,味道甜,隐隐透着原始的芬芳,富含更多保健养分、益寿延年的营养物质。基地2012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17年通过“有机转换”认证。
三、走出深山的渴望
经过二十多年风雨兼程的发展,畲寨枇杷成为振兴乡村,富裕和美丽畲乡的产业支柱。但是,环山公路还没有贯通,一年上百吨的肥料、鲜果要靠老弱的“留守兵团”上挑下送,不但严重消耗老弱们的体力,更严重消耗枇杷的经济效益;合作社没有保鲜冷库,没有冷链运输,枇杷时效性强,很多果子因此烂在树上、烂在家里、烂在路上;缺少足够的品牌宣传,有机食品走不出深山,只能在路边卖、摊边卖、街边卖,好品卖不出好价钱。
风在叫,那是畲寨枇杷走出深山的呼唤;雨在嚎,那是畲寨枇杷走出深山的渴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