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虑是普遍存在的
1996年有国外学者的研究显示,国外大学中70%的大学生存在着学业拖延的行为,同时正常的成人中也有近20%的人每天都出现拖延行为,在2008年的研究表明,有近4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拖延现象,拖延已经成为目前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甚至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
拖延并非不重要,虽然通常我们不把它当作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其实是一个自我调节的深奥问题,拖延的改变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很多人都会喜欢自称是拖延症患者,而且喜欢到处跟人谈论怎么办。
二、为什么会产生拖延行为
我想这和现代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与压力迫使人们追求效率和速度有关,因此个人对时间的焦虑感日益增强。这种长时间的焦虑状态下,拖延行为也就容易让人更为敏感了。拖延在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这四个方面都会有所表现。虽然拖延短期内可能会减轻焦虑,但是拖延者在期限即将到来时经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拖延行为的形成原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 神经质高的人格特质、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完美主义倾向、缺乏自我的管理、较弱的时间洞察力这五个方面是形成拖延行为的重要内部因素。而在外部因素方面,任务的性质对是否拖延有很大的影响。当我们和喜欢的朋友约会、聚餐时,当我们玩喜欢的游戏时,我们好像一般不容易拖延,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而任务奖赏的时限、强权的教养方式、冷漠的家庭关系等也是拖延发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拖延常常被认为是懒惰,然而它并不只是懒惰这么简单。失去重要的机会、各种负面情绪的困扰、如失去机会的负罪感、效率低下的无能感、消费时间的空虚感等,这些足以让很多懒人变勤快,这么大的代价都不能让一个人放弃拖延,到底原因是什么呢?
三、如何解决拖延的问题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拖延行为是人们对抗焦虑的一种办法,而焦虑大多来源于要作出一个决定或者开始一项任务。然而有时候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想要去改变拖延,需要对自己好一点。
第一点,要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要求与期待。降低标准并非逃避责任,而是需要打破一个完美的自我的形象,尝试去实现一个合理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准备和幻想里,实际是帮助你尽快地开始行动,并且无意识地超过你最初设定的标准。改变拖延要对自己好一点。
第二点,对任务作出诚实的决定。如果你对要做的事情没有太多的兴趣,只希望花很少的时间或最少的力气来处理,那就承认这样的决定,别人罪恶感干扰你完成这个事情,将无意识地逃避任务之拖延变成有意识的行为,知道自己使用拖延的目的。适时地利用拖延来缓解焦虑以及增进工作效率,这其实就是将消极拖延转换为积极拖延了。
积极拖延是由两位心理学家在2005年提出的概念。积极拖延是一种有意识地进行拖延,从而顺利完成任务的行为。
> 积极拖延通常有四个重要特征,主观上有意识的拖延、拖延过程中没有焦虑的情绪、有能力完成任务、完成结果通常让自己满意。当然,结果满不满意其实只是相对概念,在我们评价结果是不要忘了内心到底看不看重这个任务。
诚实来说,对一个我们不怎么喜欢,也没有太多兴趣的任务,怎么能像我们热切关心的终身大事一样投入呢?
看到这,你应该也明白了拖延并不是一个念头,不是能马上改变的。要改变拖延,最重要的或许是不要一开始就指望根除它,而是要把拖延作为自己的一部分,从心理上接纳,这样才能应对向着不拖延前进过程中的挫败和反复。
我们真正可以做的其实是接受自己的拖延,直面我们自己身上导致拖延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去尝试完成一件事,并体验此时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这样我们就能从中获得更多更充实的体验,并有更多时间与人相处,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我们会发现克服拖延并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我们真正想要的事找到心中真正想要做的事并全力以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