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9月13日晚10:31。在简书上可能一段时间没有发过文章了,新浪上最近也是停更了两天,说好的日更呢?
其实我也想日更来着,不过那应付式的写一些,我感觉还是算了吧,又不是为了应付老师作业。
写了一段时间后写不下去,主要还是因为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再加上自己的一些个性需求:不是很想写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是不喜欢写“毒”鸡汤文……
其实我不是单纯地讨厌“鸡汤文”,只是觉得这些信息离“源头”太远,就像一条河流,流的越远,掺入的泥沙、杂质越多,直至“变了味”
较少的积累与自己的要求直接让我感到无话可写。但今天也是在看阳志平老师的博客,有很多感悟,也是想学着老师的样子,来“灌水”了。重在输出嘛,我也是很看重:输出倒逼输入的。
一些人为什么会成功?
从大众的角度,也可以说是鸡汤角度来说的话,无非这么几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等等。但如果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呢?
想要成功,你需要:找到一个学习的社群;进行有反馈的刻意练习等。
阳志平老师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大学教育有四个元素:老师(提供指令)、同学(提供peer压力)、教材(提供素材或试验机会)、最后是“输出”。
但不是说这四个元素是必须同时存在的。它们可以不同时存在,但是每替换其中一个的具体内容,你就必须去反复的加强剩下的那几个元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