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总是会有一些家庭聚会,然后和家人的聊天也会聊起很久很久没有回忆起来的一些人和事,当然也有一些让人非常惊讶的事情,比如一些人的离去,一些人的好运等等,让那些非常遥远的事情和人,都变得重新回到记忆里面来。在那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里面,也上演着最真实的故事。
为什么对于儿时的事情会如此的陌生,因为那时候只有一件事,就是好好学习。
以前对语文的理解非常浅,总觉得背好课文,按照标准答案做好的阅读,因为高三太过于压抑的学习氛围,甚至让我对语文产生了厌烦情绪。没想到到了35岁的年龄,读了吴军的书才发现,国外对语文的学习和训练要实用的多,比如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美国学生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至少占了20%-30%,相反的中国学生除了有意识的培养过辩论能力的人,恐怕大部分的学生口头能力都不是很过关。
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我想至少分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能够表达出自己头脑中的想法,但是别人不一定能够接收清楚,这个层次可能你还是停留自我的层面,不知道自己的听众是谁,他们想要什么,而只是从自我表达的方式来说,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自说自话;
第二层,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够兼顾到听着的层次,也就是说你不仅仅在考虑自己说的很爽,你还考虑的听你说话的人的想法,你会根据你听者的反馈去挑选一些信息,观点或者故事来论证你的观点,这个时候你意识到对于同一个事物,人与人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你与他们有差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并不代表你不能影响别人。
第三层,你读懂了别人,也明白自己的表达边界在哪里,你用了一些对于人性弱点的把握,让自己的表达更容易被理解,这个时候的你可能更明白了取舍的含义,以及人情世故,你既相信自己做的事情,同时也希望能够达到自己目的同事帮助了别人,或者说至少没有对别人造成伤害。
说话是我们每时每刻都会用到的事情,你表达的每一个句话都是你头脑中观念的映射,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伤害了你,而是你自己的观念伤害了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