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格拉底的时候,总觉得他是一个特别“滑头”的老头,特别喜欢闲扯。雅典的富贵闲人太多,他们喜欢讲道理,其最终目的在于服务政治。曾几何时,希腊城邦战无不胜,为此,有人说,雅典文明的衰落是从他们热衷于耍嘴皮子开始。
苏格拉底大概诞生于孔子逝世9年后
被誉为西方的孔子
世称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那是一个先贤辈出的年代
不知道为什么
孔子、苏格拉底、释迦摩尼、耶和华
四大圣哲
人类之光
属于那个思想光芒闪烁的年代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中后期
斯巴达人开始衰落
雅典城光芒四射
雅典很伟大
到底有多伟大?
仰望吧!奥林匹斯山
那是众神和奴仆的居所
雅典人口大概40万
其中25万是奴隶
战俘是奴隶的来源
15万雅典公民
25万奴隶
奴隶服侍公民
苏格拉底父亲是石匠
母亲据说是助产士
家里还算有矿
自带重武装服兵役
作战勇猛
40多岁退伍
然后,开始像个二溜子
每天吃完早餐
出门闲逛
找人聊天
碰到谁就跟谁扯两句
这一扯就是30多年
竟然扯成了伟大思想家
到底苏格拉底跟多少人聊过天?
如果算一笔帐
雅典城有15万人
除去女人、孩子和老人
估计还有2.5万人能陪他聊天
平均分配到每年也就833人
这样算的目的
不是我又要搞什么数据分析
而是想说明在雅典城
苏格拉底绝对算是个陪聊网红
聊天谁都会
聊出花可就难了
哲学这东西很玄妙
可以聊天聊成哲学家
要了解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首先就要了解他聊天所使用的方法
他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对话"
苏格拉底不作公开演讲
不喜欢上课
他认为若要探讨真理,
应该由两个人进行对话
苏格拉底跟人对话,
有点像中国人抬杠的意思
他不是为了赢
而是为了反省和思考
只要你说了一个概念
他不停的问这个概念
最终发现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很多时候
我们虽然很讨厌
确实,有时候我也很讨厌我自己
但如果可以启迪反思
讨厌也就讨厌吧
举个栗子:
你说谁救人救火显得特勇敢,
苏格拉底就会问什么是勇敢?
你发现还真不知道怎么给勇敢定义
只知道救人救火叫勇敢
这种认识只不过是即成的观念。
往往是盲目的认定某些事是坏是好
但勇敢的本质是什么?
一经反思,发现从来没有理解过勇敢
只是人云亦云
觉得救火救人才算勇敢
如果没有机会救火救人
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勇敢?
可能你的勇敢只是为了别人的称赞。
真正的勇敢到底是什么?
内心没有理解,行为就没有基础
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同理
什么叫做正义?
什么叫做善?
什么叫做美?
什么叫做虔诚?
什么叫做孝顺?
什么叫做优秀?
人们各有各的看法
人都活在各自的经验里
互相冲突
那到底有没有
普遍的正义?
普遍的善良?
普遍的优秀?
等等普遍概念呢?
通过辩论去定义普遍概念
可惜苏格拉底也没有答案
正如他所说:
如果说我比别人聪明,只能说我的聪明在于,比别人知道自己的无知。
正因为这种深深的无知感
让苏格拉底显得特别谦逊
跟人聊天特别温和
她老婆跟他吵架
把一盆水倒在他头上
他怎么说呢?
“我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下雨。”
政治领袖
诗人
工艺家
法官
等等这些社会公认的所谓知名人士
在苏格拉底眼里
并没有真正的智慧
他作了一个总结:
神认为他最有智慧
是因为他比别人多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我是无知的"
而别人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
极尽能事之嘲讽权贵
终究,作死了自己
苏格拉底之死太震撼了
从来没见过一个人强大到
如此平静地面对死亡
连坐牢都像是回家一样,
对谁都很有礼貌
他在法庭上自我辩护
"什么是死亡?你为什么不怕死?"
苏格拉底回答:
"死亡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死亡就好像是无梦的安眠,而这是求之不得
第二,死亡是前往一个过去的人所去的世界
所以我死后去到这个世界,
可以同很多贤哲面谈,这很好啊!"
简直是步步抽取自己脚下的梯子
放弃逃生
拒绝同情
拒绝妥协
为什么要妥协?
跟谁妥协?
难道跟这些根本理解不了他的老百姓妥协?
难道跟那些无知的权威人士妥协?
跟他们妥协什么呢?
“该去做的就去做,有没有人知道,不是他的问题,他也根本不在乎这些。”
这就是他的尊严与信念
活出自己
死得尊严
尊严就是“我可以替自己决定,而不是被决定。”
他端起杯喝下毒酒的那一刻
狱卒都忍不住哭了
他太从容,太冷静优雅了
狱卒说:“时间到了,你应该喝毒药了。”
苏格拉底欣然同意,
说:“我能不能倒一点来祭神?”
无语说:“不行,这酒量刚刚好能让你毙命。”
苏格拉底说:“那好吧,我就不倒了”
平静的喝下毒酒
一滴都不剩
弟子们有人忍不住哭了起来
他说:
“谁在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
我不让家人和孩子来,
就是不想听这奇奇怪怪的声音。
你们不要哭,不要伤心。”
有人问:“是不是觉得麻痹?”
他回答:“对!”
让后慢慢走路,
走到走不动,
从脚麻到心脏,
最后气绝而亡。
《四大圣哲》里面对苏格拉底的描述,
苏格拉底临终前,
安慰朋友们说:
"你们所埋葬的只是我的躯体,今后你们当一如往昔,按照你们所知最善的方式去生活。"
他的学生中有位年青人
当时只有28岁
被苏格拉底的死深深震撼
多年后他写了《对话录》
记录苏格拉底的事迹
这位青年人就是柏拉图
希腊接下来另一位
一样伟大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
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三位巨人奠基了西方文化
太传奇了
伟人的内心世界,
高不可攀,
鬼神莫测。
读了苏格拉底,会深切的感到自己的无知与狂妄。
苏格拉底的哲思技巧有三板斧:反诘、辩证、归纳。
苏格拉底的人格表现,可以分为:理性与自由、信念与尊严、生死与超越。
苏格拉底的死,是一种信念。
信念就是去肯定一个尚未被证明的说法,这种肯定不能只是说说而巳,还需要用行动及生命去证明。
虽然我们常说活着就有希望,但是大多数的人活着时,往往没有想到死亡的威胁,而随意浪费时间。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常常练习把死亡拉到眼前来看。一个人只有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真正严肃,能为自己所拥有的时间作妥善的分配和安排。
所以,苏格拉底一再强调:智慧必须靠自己努力沉思,才会产生出成果,它绝对不能经由别人传授得来。
网友评论